——记玲珑金矿“十一五”期间民生建设
□ 玲珑金矿 孟伟 董加成
“十一五”期间,玲珑金矿黄金产量由2005年的53707两,增长到2010年的90168两;内部考核利润由2005年的1020万元攀升至2010年的2.7亿元;职工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18615元提高至2010年的46500元,实现了产量、效益和职工收入的同步大幅度增长。这其中的奥秘便是该矿按照集团“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这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特别要求,紧紧围绕“富民”、“乐民”、“安民”和“爱民”,切实关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职工群众最急、最难、最怨、最盼的问题入手,从能够办到的事情做起,想职工家属之所想、急职工家属之所急、忧职工家属之所忧,赢得了职工的信赖,调动了职工多超产、创高产的积极性,为黄金产量、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提升职工工资水平,“富民”
改善民生的重点是“富民”,职工富则企业强,职工富而企业安。十一五期间,我们强化制度导向,制订、实施了《内部经营承包方案》、《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细化指标分解,明确降本目标,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增产节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成本管理为重点,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严格考核与奖惩,形成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财务管理机制。坚持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开展物资、能源、财务大检查,增强了成本管理的时效性。组织了创建“三标”工作模式、开展“对标”活动,深化经营指标管理,提升经营水平。这些,都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职工的工资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乐民”
改善民生的关键是“乐民”。民生改善得如何,职工家属感受最具体、最生动、最紧要。十一五期间,玲珑金矿针对建矿时间长、社会负担重的现状,坚持月月有全矿性文体活动,天天有群众性健身活动,重大节日有系列庆祝活动。投资4万多元更新改造了乒乓球室和健身活动室,陶冶了职工情操,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居住环境,“安民”
改善民生的基础是“安民”。企业荣四方顺,职工安万事兴,职工家属的安居乐业永远是首要问题。几年来,我们积极实施供水工程,先后实现了玲珑、大开头等矿区24小时生活供水。对职工家属房进行粉刷装修,对危旧房进行翻新改造,对玲珑矿区和选冶厂进行绿化、维修、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矿区环境。将灵山职防所整体搬迁到玲珑矿区,改善了疗养条件。定期进行职工满意度问卷调查,综合职工满意度每年均达84%以上。
关心职工的焦点、热点问题,“爱民”
改善民生的责任是“爱民”。“亲职工者职工亦亲,爱职工者职工亦爱”。民生连着民心,民生的改善就是爱心的体现和凝聚。十一五期间,我们以弘扬山东黄金文化为着力点,坚持领导干部三级带班、三班跟班作业,与职工同上班同下班,解决现场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关爱职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加强劳动保护工作,除安全部门的专门检查外,每年还组织职工代表安全查询40多次,查处隐患320多项;先后发明了金属螺旋支柱支护、风水联动喷雾降尘等方法,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健全完善职工健康档案,每年定期组织职工查体,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及时化解职工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坚定不移地履行“三不让”承诺,每年走访慰问伤病、困难职工和抚恤对象家庭500多人(户)次,发放救助金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