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山金 张逸群 胡耀光
青海省都兰县沟里地区,雪山广布,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平均海拔在3100米以上,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然而,就在这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一支橘红色的队伍辗转西进到达这里,从此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恪尽职守,拉开了山东黄金青海基地建设的序幕。他们就是青海山金矿业公司的广大干部员工。
“发挥基层党委的表率作用,
赢得民众信任”
2010年进驻青海高原以来,青海山金公司党委始终以“生产、勘查、基建”三条主线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公司党委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链条效应。他们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加强班子成员的交流与了解,形成了团结一心、互相补充、共谋发展的局面。每位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到基层党支部召开一次座谈会、为职工群众办一件实事、给党委提一条建议,拉近了干群距离,树立了党委的良好形象,带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他们还积极“做环境保护的模范、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做经济发展的模范”,通过弘扬集团文化、扶持集体经济、大力改善民生、履行社会责任,探索“企村共建”的新途径,构建了政府、企业和农牧民“多赢”的良好格局,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先后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工业投资贡献奖”;被海西州委、州政府授予“百企联百村活动优秀企业”;被都兰县委、县政府授予“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奖”、“全县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青海山金党委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把解放党员干部的思想作为推进青海山金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2011年以来,各党支部选派精兵强将组织联合勘查队,进一步加强沟里地区的整装勘查工作,取得了整装勘查新实效。截止目前,累计投入资金约1.7亿元,新增333及以上黄金资源量26.5吨,累计达到44吨。
青海山金党委不断充实基层党支部力量,增强工作活力。2011年以来,整顿调整了各党支部班子,把能力强的年轻人吸收到各党支部,增强了工作活力。各党支部不断完善管理,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大大提高了政务、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杜绝了各类信访案件的发生,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模作用,
不断开创新局面”
青海山金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驻扎在海拔3840米以上的高原生产现场。多年来,他们克服高原缺氧、施工作业困难多、阻力大等不利因素,“白加黑、五加二”,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努力拼搏。他们的脸一天天晒黑了,身体一天天变瘦了,但建设青海基地、奉献山东黄金的热情始终未改。2011年,为了青海基地的建设,为了山东黄金的对外开发建设,先后有1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半年多甚至更长时间都没有挤出时间回家去看望父母和妻儿;有20多名党员干部和员工临休假了,看到生产紧张便主动推辞假期,投入到工作中;还有4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曾带病坚持上岗作业,留下了一个个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动人故事。
特别是一期1000t/d采选项目和100t/d冶炼项目全面展开后,广大党员干部针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紧缺等不利条件,充分发扬山东黄金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高原精神,认真研究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各项工作流程,科学确定施工进度,落实各子项目责任人,推动了工作进程。一期1000t/d采选项目于2012年5月底带负荷试车,被青海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示范项目。100t/d冶炼项目也于6月20日后先后开始了设备联动试车、带料试车。
这是山东黄金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这是山东黄金顽强拼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风骨绽现。在开疆拓土、建筑山东黄金伟业大厦的进程中就要弘扬这种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不断提升谋划、协调能力,为山东黄金集团的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