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东黄金地产工匠李凯
李凯,山东济南人,1977年11月生人,中共党员,装潢设计和环艺设计双专业学历,2000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重点项目部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
匠心梦:“我的梦想就是能够主持完成一个国际品牌的星级酒店,而且是建筑、装饰、园林一体化施工”。
荣誉展示:
李凯负责施工的项目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先后有6项获得济南市建筑工程“泉城杯”,5项获山东省建筑工程最高奖“泰山杯”,5项获“全国装饰工程奖”,1项获“国家科技示范工程奖”,1项获“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筑巢奖”。李凯本人于2010年被授予“山东黄金集团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被授予“山东黄金集团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2018年,地产旅游集团党委下发《关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向李凯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工匠,始于梦想,忠于匠心,未终于匠心。李凯,他奋战在一线、他驻扎在工地、他追求品质,他高效创益,在上级领导的帮助、指导、关心、支持下,他与他的团队攻下一个个难关,共同迎来了省装饰公司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以下是普通员工对李凯进行的采访和观察。
90年代的“万元户”
和李凯谈起他的专业,仍能从一个四十不惑的中年人眼中看到新鲜感。从小画画,培养了李凯极高的艺术眼光,经过在大学阶段系统学习,使他对装潢艺术有了更高的认识。“灵透”、“爱钻研”是当年学校老师对他的评价,在校期间,大到工业设计、小到VI设计,他都会积极参与,包括成功设计了小鸭集团煤气灶的标识和包装。虽然今天他说起来轻描淡写,特别是问起当年他在校期间这些作品带来的收入时,他用济南人特有的爽朗笑声应答着“也就一万多吧”,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当年作品的自豪。小作品出小精品,大作品成就大品牌,从年轻开始,这就已经是他的工作原则。
机缘巧合入黄金
作为当年辽宁省十佳毕业生,由于专业成绩突出,李凯毕业时被老师推荐到省装饰公司,就职于设计部。工作没多久,一根筋的他“就想把东西再做的更好点”,主动向领导提出要到北京进修,开始了一年的北漂生活,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他挤出时间学习参观一线城市专业的设计理念和作品,结合自己的设计体验,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进修结束后,他又向领导提出要求,“不坐办公室,上班就要到现场”,并希望能调整到施工部工作。对于设计,李凯是难得的才子,而对于施工,年仅25岁的他还不知道将面临多少困难。在他的反复请求下,领导最终同意他带着设计图进现场。时至今日,回想起当时的决定,他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说:“我是最沾光的,哪有设计师可以设计施工都指挥的?!”
牛刀初试,“救回”重点项目
“你们听说过让你们赔钱干活,还得让你们抱着学习的心态吗?我不服气!”这是李凯在描述他的第一个重点项目--海湾大酒店,“我们虽然是抱着保本、少亏的底线进场,但是我必须把这个项目救出来!”这个项目,省装饰公司作为施工单位投标,在此之前,装修设计图纸已经定稿,如果按照原图纸施工,保本是最理想的目标,为了积累业绩,提升资质,扩大市场,公司必须攻克这个项目的“先天不足”。虽然已经有了基本的预判,李凯跳出作为施工方的思维限制,从设计入手,通盘考虑,想尽办法扭转局面。作为一个施工方负责人,想要改变原图纸设计,并且还是国内著名设计事务所的方案,难度可想而知。李凯凭借自己过硬的设计专业知识,首先在色彩搭配、灯光效果等方面与委托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初步赢得了对方的认可。此时,他又做了一个冒险之举,在没有征得委托方同意的情况下,摒弃原图纸的用材,制作了“物美价廉”的施工电梯间样板,委托方对工程效果非常满意,李凯终于赢得了委托方的充分信任,并授权他按照他的设计理念施工。于是,李凯把原设计中使用的大量石材通过设计调整删减掉,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最终把整个项目“救”了出来,从预计亏损变成最终盈利近40%。
李凯说:“困难就是机会,从来不会存在机会,把困难克服掉,就变成了机会。”谈及这段经历,他很激动也很淡然,他说这个项目对他的意义重大,之后每逢遇到困难,再回想一下这段经历,备受鼓励和启发。可我们知道,这笑谈的背后是艰辛,更是勇气和毅力。
“吹毛求疵”的设计师
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有这么一句话:“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意思是过程虽繁琐也不能偷懒;还有一句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你做的一切,只有你自己的心和老天知道。在下属的眼里,李凯的眼睛很“毒”,1毫米的误差,李凯竟然也能用肉眼看出来,一旦被他发现问题,就要全面检查,列出问题所在,全面整改。在一次装修过程中,部分墙面挂板不平整,在他的例行检查中被发现了,由于已经接近装修尾声,并且甲方并没有提出整改要求,很多同事都提出不再整改,以省时省力,但他仍然严厉的要求全部拆掉,重新安装,仅仅是因为存在1毫米的平整误差。他拥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绝不将就的性格,他会考虑实际使用者的身高,多次调整灯具和淋浴的高度;他会考虑色温和颜色的搭配,反复更换灯泡;他会考虑板材、石材利用率,将一块板材切割再利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废料率。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大家笑称他是个“细节控”,但是就是这些细节,赢得了一个个大客户的敬佩之心。
吃苦不知苦的“工地盯梢者”
“这家伙”是省装饰公司总经理王海涛对李凯的称呼,王海涛总经理说“国庆节七天假他就离岗了两小时,几乎24小时泡在工地上。早上七点去工地,他在那儿,六点半去,他也在那儿,一般人受不了他的工作节奏,他干什么都能干出个名堂”。当问起李凯,“你坚持一年可能坚持下来了,这么多年,几乎年年如此,不觉得辛苦吗?”他毫不犹豫地说,“不辛苦,对于一个干项目的人来说,没有项目干那才是痛苦,看到公司现在业务源源不断,我是真心幸福。”365天里有320多个日夜奋战在工地,很多时候门窗震颤、寒风凛冽;很多时候杂草丛生、蚊叮虫咬;很多时候倚着装修材料就瞌睡了,这样的生活不可能不苦,但他的信念支撑着他,所以他感觉到幸福。
不称职的“女儿奴”
家有一儿一女,是很多人最渴望的事情。李凯家里凑齐了这个“好”字,但是常年在外出差,在家陪孩子的时间寥寥无几,在他的“小公主”眼里,他是相当不称职。“我的女儿已经对我改称呼了,叫我‘大骗子’,因为我答应带她去迪士尼,一直没兑现。唉,没办法,工期紧、周期短,我肯定得在工地盯着。在外地的时候,我们只能视频聊天;在济南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我从家出门的时候他们还没醒,我回家的时候他们已经睡了。为了补偿她,我今天早上把‘艾莎女王’的夹克衫放在她床边儿了,她醒了看到应该会很开心。”对于家庭的愧疚,李凯并没有流露太多,他觉得在家庭有家庭角色的责任,在单位也有单位角色的责任,他在自己的这个岗位上,就得把这份工作始终如一地做好。
亦师亦友亦领导的“凯哥”
听到一句戏称——李凯对待员工就像是狼一样。为此,特别访谈了他一起共事的几名员工。他们竟然用“有幸跟着他干”一语概括,因为跟着李凯工作肯定是受累的,但也一定是成长最快的;肯定是会挨骂的,但也一定是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中,基本是每天中午和晚上开两次会,同时增加调度工作的密度,一旦有脱节,必须找到问题原因,立即制定补救措施,绝不允许蒙混过关。李凯坦言,他可以理解宽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但是最不能理解容忍的是员工不热爱工作,对自己的专业和事业没有敬畏感。正是这样,李凯带出了一支能干事,能打硬仗的铁军队伍,打造出省装饰公司的“一匠六星”。伴随着高压的工作状态,在少有的业余生活中,李凯会给同事们露一小手,下厨改善伙食,还会和同事们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工作上的支撑,业务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李凯被笑称为大家的“工作生活必备品”。
“暴脾气”做出口碑项目
5万平方米,11个楼,施工周期要求控制在两个半月以内,这是李凯在2017年接到的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刚进场时,工程二次结构还没有完成施工,正常装修施工周期至少是六个月。面对这样的任务,李凯做的第一件事是按照工程体量安排施工顺序,与委托方主动沟通自己的设计和施工思路,在成功将其“洗脑”后,自己做起了“包工头”,对内简化程序、对外统一思想,装修工程得到了快速推进。有趣的是,在他夜晚巡查工地时,巧遇委托方的主要负责人,两个人相见恨晚,在工地一起巡查到半夜一点,李凯自此彻底变成了委托方的顾问,顺利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免不了出现焦虑、着急的情绪,据李凯说,一年摔坏7、8个手机很正常,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品质,王海涛总经理对李凯的暴脾气说到:好脾气哪能这么保证进度和质量。
工匠的人文情怀
若问李凯装修是什么,他会简单的回答“装修就是给建筑穿衣服”,首先要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如果这个要求满足不了,那么再高档的装修也贬低价值。在齐鲁交通办公楼项目,李凯在摸清主要物业使用人员的性格、喜好和日常习惯后,引入枯山水、日式庭院等设计元素,使原本严肃的办公大楼活泼而富有生机;在重汽办公楼项目,为了体现重汽的企业特点,他亲自挑选3600多块不同尺寸的石材,用石头搭建出发动机造型,赢得了来访宾客的一致好评。就是这样一个对待工作“又疯又痴”的人,一有时间还是会沉下心去搞研究,从装修使用的石材,到种植的各种苗木,再到当下的装配式施工,他都会娓娓道来。但是谈及他获得的大小奖项,他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他说:“奖项不是对我的最大褒奖,我更看重的是业界对我作品的认可。”
李凯的梦想是“能够主持完成一个国际品牌的星级酒店,而且是建筑、装饰、园林一体化施工”,重新做回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他想做更大的项目,想做更完美的项目,李凯的目标是能成就公司更美好的未来。
匠者,至臻,致远。
(李照慧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