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集团矿山企业综合排名三连冠得主嵩县山金
编者按:进入11月,本刊以“奋进新时代 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对集团部分所属企业进行了深度采访,旨在深入挖掘十三五以来,各企业在生产、探矿、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11月26—11月28日,记者团一行9人走进嵩县山金和西和中宝两家矿山企业,探寻嵩县山金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背后的故事,揭秘西和中宝取得重大探矿突破的成功秘诀,后续本刊还将陆续刊载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时间:2019年11月26日
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嵩县
本报记者:王伟霞、刘永梅、于绍雷、丛岭、李鑫、楚紫旋、张青丽、伦增新
外部记者:《山东国资》兰恒敏

嵩县山金全貌

在井下-20m记者团现场感受嵩县山金标准化巷道及凿岩台车作业
走进嵩县 山林探秘
出了嵩县县城一路向南30公里,车沿着山区一路上行,一条绵长蜿蜒的山路就是通往矿区的主要通道。听说之前的那些年,由于山路难走,加之吃水也比较难,山上的居民很多都已搬离,这些年随着嵩县山金的投资运营,山路硬化好走了,自来水管架上吃水方便了,原来搬离的村民又陆续搬了回来。为了方便职工出行,矿上的班车每天要沿着新修建的山路往返于县城几趟,为这片大山增添了些许灵动的身影。说话间,一座现代化的矿区在盘山路的那一头跟我们遥遥相望,肯定那便是我们这次要探访的神秘矿山了。
真正走进嵩县山金,那些浓缩的历史记忆慢慢向后翻起。
2008年9月,山东黄金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拥有了当时河南的第二家企业,即现在的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自此,在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山东黄金对外开发的旗帜牢牢插进了脚下的这片中原大地。
嵩县山金项目于2010年4月破土动工,2012年7月正式投产运营。自投产以来的7年间,嵩县山金创造了一个个业内神话,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更是以令人咂舌的发展速度,向我们展示着她雄踞中原的蓬勃力量。
作为山东黄金众多矿山企业中的一员,嵩县山金的规模不是最大,人员不是最多,但是各项主要指标每年以两位数飙升。一串串飞跃的数字昭示着这座矿山的发展速度;一个个惊人的指标诠释着这座矿山的精致内涵。这种迎风奔跑的速度不得不让人叹服,也让我们记者团一行很是迷惑,这座新生矿山的崛起到底依靠的是一股什么力量?
“72问”问出“活力嵩县”
孔子72贤,将儒家思想千古传扬;
悟空72变,变出降妖除魔真本领。
嵩县山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唐振江写给全矿干部职工的一篇《你行吗?》从“思想、能力、思维格局、精神毅力、情操修养、价值观”六个层面进行了“72问”,被大家称作“老唐的72问”。
“你的能力包括业务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你的道德素养、你的思想层级和思维格局、你的精神毅力、你的信仰信念和为之而必须付出的忠诚勤勉等达到了相应的岗位要求了吗?”
“如果你具备了但不限于以上要求——你就行。当前不行,将来也一定能行!否则还是踏踏实实做自己行的事吧,努力让将来的自己——行。”
“72问”是自我对照警醒的反思镜,也是个人成长成才的教科书,这既是唐振江自我审视的内心写照,也是他选人用人的衡量标准。72个对标方向,给部分躺在功劳薄上享受以前成果的干部当头棒喝;72条衡量标准,为广大干部职工成长成才指明方向。该矿最年轻的主管张亚鹏说,自从读了《你行吗?》后,他就时刻以72问检视自己,现在工作更踏实了,因为他想通过努力让自己变成“行”的人。
我们了解到,嵩县山金得到广大职工推崇的另一项举措是“英语学习”。该矿每周五下午,会邀请河南理工大学的外教老师到矿,为各级管理人员授课,授课内容主要是矿山专业和商务交流方面的实用英语。
“一个大山深处的三级企业学习英语,有必要吗?”我们一行人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请进来”是为了更好的“走出去”,唐振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需要三个平台,一是个人能力平台,包括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二是组织平台;三是社会平台。现在集团提出了“建设业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黄金矿业企业”的战略愿景,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嵩县山金工作过、锻炼过的人,会有更大的机会走向国际。
为了让更多的人成为“行”的人,嵩县山金大力推行“人才强企”系列措施:党委成员讲党课、党员干部“一月一课大家讲”、矿长荐书、“学习三维软件”让矿业人才与世界接轨等。该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窦玉波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堆书,除了党建纪检方面的业务书之外,还有《干法》《心法》《活法》《华为管理法》等书,他告诉我们,这是唐总推荐给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必读书,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利用内部会时间,带领员工共同学习书中内容,也会定时和员工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共同提高抓落实的本领、干工作的能力。
厚积薄发、整装蓄势,这样的嵩县山金怎能不让人热爱?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份,嵩县山金在册在岗职工122人,其中硕士学历5人,占职工总数的4.1%;大学本科学历56人,占职工总数的45.9%;大学专科学历30人,占职工总数的24.6%;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31人,占职工总数的25.41%。就是这样一支精干的队伍,在集团公司、中华事业部的带领下,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上下同心,创造出了集团矿山企业综合排名“三连冠”的骄人业绩。截至9月底,人均创利149.92万元,百元工资创利891.55元,在集团乃至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岗位能上能下 员工能进能出
文章《你行吗》的72问中有一问“你有功成不必我在,因有我而成功的铺路精神吗?”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唐振江介绍说,“集团修订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业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黄金矿业企’的战略愿景,这些目标不是躺着坐着实现的,而是要奔跑着、奋斗着才能实现。作为三级企业,怎么做才能支撑集团的发展?怎么做才能将目标、压力层层传递给职工,这是管理层要思考的。”
于是,嵩县山金在提高全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全面发挥“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在对各部门(车间)进行生产经营绩效考核、中层干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建立了员工综合考评体系。该体系以“提升员工素质,推动公司发展”为目标,以关键绩效指标为考核基准,通过季度考核有效评价员工素质能力、对公司年度责任目标和部门核心业务的贡献。该体系的考核指标包括70%的绩效指标、30%的评议指标。各部门(车间)根据员工岗位职责,为每名员工制定季度绩效指标及权重,并于季度末对员工的指标贡献度、指标完成度及评议指标进行考核。
“各部门(车间)的季度绩效考核结果排名后在公司范围内公示”,该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我们,“连续2个季度‘不称职’员工进行离岗学习”。员工综合考评体系,打破了“吃小锅饭”的问题,真正让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了空间、有了盼头、有了奔头,公司上下干部员工如同进入一个“强磁场”,“争着干”“比着干”氛围愈发浓厚。截止10月份,该公司在集团矿山企业综合排名中保持第一。
活力嵩县 创新无限
“你信奉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力量吗?你在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吗?”72问中,该公司把创新创造放到了思维格局层面。嵩县山金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2次外出学习,其他管理人员每年至少1次,学习成果要形成学习报告,并在会上分享、授课;鼓励“全员创新”,成功了奖励 ,失败了同样有奖。
今年以来,该公司的张亚鹏、郎晓东、于曙华等几位技术人员在领导的带领下,先后到焦家金矿、灵山金矿学习了下向充填采矿法、凿岩台车应用等。张亚鹏说,学习回来后,他在会上分享了学习心得,这种形式特别好。
带着问题“走出去”,虚心请教“学进来”,是该公司“对标、超标,再对标、再超标”工作方法的一种体现,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而且激发了员工创新创效的激情。
针对井下矿体、围岩破碎,构造带间交错当面布置,稳固性较差,损失和贫化率较高的现状,该公司瞄准重点难点制约点,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区域构造带内倾斜中厚破碎矿体精细化安全开采关键技术”攻关,郎晓东、于曙华是参与该项目的技术人员,他们在谈起该项目时说,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好多技术难题,勾花网充填体防护技术就是其中一项,为了选择适合该公司矿体的勾花网,他们对勾花网的粗细、材质、网度及木楔子间距等进行了半年多的反复试验。期间,唐振江和其他领导给予了很多技术、研究方向的支持,使他们学到了好多。
《区域构造带内倾斜中厚破碎矿体精细化安全开采关键技术》成功了,生产能力提高了,在矿区面积仅0.3557平方公里条件下实现了高效率开采。该项目被中国有色金属协会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当被问到“拿到奖金开心吗?”他们却说“攻克一个难题,成功一个项目,自身能力提升才是最开心的。”
该公司全面营造“人人有创新能力,事事有创新空间”的创新氛围,创新带来的效益能量不断释放。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正在受理和已经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集团获奖项目和推广项目33项,同时被授予2018年“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荣誉称号;取得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证书,被评为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洛阳市企业研发中心等,获得奖励60万元;今年完成对2018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实现节约企业所得税149万元。真正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了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硬成果,为公司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注入了新的核动力。
122人 人人都是护旗手
嵩县山金员工队伍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有趣的话,“今年拿‘奥迪’,明年夺‘奥运’。”
这是啥意思?
“我们嵩县山金头一次拿第一名,是大家伙闷头苦干,最后水到渠成干出来的。后来从事业部,到我们矿山,‘手把红旗不放,勇争第一不让’成为大家抹不掉的口号,去年第3次取得第一之后,我们的员工已经不需要动员,大家都暗暗憋着一股劲儿,要争当四连冠‘奥迪’,五连冠‘奥运’。”从唐总自信的神情,我们似乎读到一些什么。
嵩县山金的高管说,嵩县山金是一个全员奋进的企业;
中层领导说,嵩县山金是一个一团火的企业,有温度、有激情;
基层员工说,嵩县山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企业,一个来了以后不想走的企业。
王文茂——从基建期到现在规模化生产,矿山建设就像养儿育女,一天天倾注心血,一年年发生变化,完成任务指标是每个人的第一要务。
窦玉波——我们始终坚持党建高线引领和纪检监察底线约束的“双线方针”正风气、强作风,以践行企业文化提精神、聚力量,推动党建纪检与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契合。
汪卫东——对外开发人少,那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必须冲上前,亲自干,拿第一自己说了不算,但是做最好的自己说了算。
潘国锋——我们拿第一不是靠运气,更不是靠品位,我们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干部员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突破得来的。
公培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走实走稳群众路线的同时,要主动选择在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要“自找苦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苦为乐、埋头苦干、干出实绩。
孙明州——嵩县山金能有今天,离不开集团公司、事业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以唐总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大家卯着‘先天不足后天来补’的劲头,挑战每一个不可能,创造一切条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当人的思想问题解决了,那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
此次采访从高层到中层,再到基层员工,他们满满的干事激情给了我们极大的冲击力,从他们讲述的一项项科研攻关、一次次直面挑战、一场场困难考验,听到的不是踌躇不前,不是因为条件艰苦透露出来的牢骚抱怨,脸上写满的是征服困难后的满足和喜悦,是对整个儿团队的无比信任,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
信心无限,未来可期。嵩县山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每一个拼尽全力的个体,内心都有一团不灭的火。在嵩县山金“手把红旗不放,勇争第一不让”不是哪一个人的愿景,“做最好、干一流、争第一”不是哪一个人的工作标准,全员奋进的嵩县山金,用行动诠释了山东黄金对外开发企业在“建设业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黄金矿业企业”征程中的坚定决心。
(王伟霞 刘永梅 丛岭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