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huangjinbao@sd-gold.com

总编:姜文鑫

执行总编:李妍妍

主编:刘彦孜

矿工美 | 充填科研“铁三角”—— 带您揭开山金科研团队的神秘面纱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2020年7月,山东黄金集团无尾无废矿山建设现场交流会在青岛平度召开,会议宣布鑫汇公司实现了“无尾无废矿山”建设目标,标志着山东黄金率先迈入“无尾无废”新纪元,是传统黄金矿业向现代生态矿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鑫汇公司无尾矿山建设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这样的一个科研团队——充填工程实验室鑫汇项目部,由吴再海、王玉亮和郭加仁三人组成的涵盖采矿、机械、电气自动化的“铁三角”,为项目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东方欲晓,万物初醒。远处地平线泛起一丝亮光,浸润着浅蓝色的天幕,新的一天开始。还没到上班时间,“铁三角”已经来到了无尾矿山建设项目现场,像平日一样,充填工艺每一个关键环节他们都亲自把关,生怕一个点出错影响到整体系统,项目经理吴再海已经站在22米高的砂仓顶部,查看中心井入料情况和溢流水指标,他一边电话联系着郭加仁操作阀门开关闭合度,一边用手势比划着仓顶的实际情况。

       他们已经连续坚守15天了,不断解决着各种问题:溢流水跑浑不能实现循环利用,底流浓度过低造成充填体强高低,影响采矿作业生产。试验,修改;再试验,再修改……“铁三角”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终于解决了细粒级尾砂高浓度充填工艺的关键技术难题,迈出了无尾矿山建设的关键一步,这项工作是责任、是担当、是使命……

       三年实验室科研探索和积累,3个月的现场试验,大量的试验数据论证了各项参数指标,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6项无尾矿山首创科技成果,以实验室“智”造奉献了“山东黄金充填方案”,将无尾矿山建设王冠揽入怀中。

“严冬砺剑 酷暑鏖兵”

       项目建设期间,为论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铁三角”吃住在现场、采用“5+2 白+黑”的工作模式,24小时轮流值守。经过无数次的调试,终于摸清了底流浓度稳定条件的匹配参数,数据获得的那一刻所有人员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眼神里满是欣慰与喜悦,一切尽在不言中。

       工程建设关键阶段正值严冬,为了抢工期赶进度,“铁三角”同全体施工人员一道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工作在二十多米的砂仓上、设备安装平台上、管路铺设高架上,青紫的脸庞,麻木的双腿,变形的手掌是他们对这份事业坚守最好的诠释。

       白驹过隙,系统调试验收阶段已至盛夏。近40度的高温,烈日炙烤下,“铁三角”轮流于砂仓顶部来回作业,调节絮凝剂添加量,直至数据稳定达标才退下砂仓,映入众人眼中的只剩下他们被汗水浸透的工装和布满血丝的双眼。

       得益于“铁三角”这样的一群研发人员,经过技术沉淀,通过室内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的多方论证,实验室开创性提出了细粒级尾砂充填、粗粒级尾砂综合利用的充填新模式,推动了鑫汇公司无尾矿山建设项目,向集团内外展现了“山东黄金 生态矿业”的靓丽名片。

       以“铁三角”为代表的研发人员和一线职工不舍昼夜的坚守,换来无尾矿山建设的突破,在集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晨 刘晓龙)



矿工美 | 充填科研“铁三角”—— 带您揭开山金科研团队的神秘面纱 矿工美  | “幸福阿尔哈达”山金志愿服务队—— 我们是一个Team 矿工美 | “全国劳动模范”王显亮—— 走了37年的安全“万里路” 矿工美 | 可爱的“黄金姑娘” 矿工情 | 一封家书—— 山金儿女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