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

执行总编:李妍妍

主编:刘彦孜

李永强 工匠精神在电焊弧光下闪耀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在2018年全省“技能兴鲁”焊工技能大赛上,焦家金矿提运工区大井维修班副班长李永强凭借超群的焊接技能,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将冠军收入囊中。由于技术卓著,李永强被山东省黄金协会授予“山东省黄金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4月,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2020年8月,被山东省政府授予“齐鲁首席技师”。喜讯传来,全矿上下既振奋,又颇为惊叹,大家都没想到,在这平凡的角落中竟然蕴藏着一位工匠“状元”。

善雕者非一日之功

       平时总是一副学生般的平头,方脸庞上配上一架黑边的四方眼镜,俨然一派学者风范。仿佛正是他这副“有边有框”的外貌,才造就了李永强对技术严谨细致的敬业态度。他常说,活儿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干出个样儿来。熟悉电焊技术的人都知道,电焊这活儿,人人都会戳上几把,但要干出“彩”来,绝非易事。多数人只满足于普通的焊焊补补,而在不同材料上以及具有密闭要求条件下的焊接技能,则永无止境。工作之余,别的同事休闲娱乐,李永强要么捧着一本气电焊方面的书籍,在那里埋头“充电”;要么换上工作服,操起电焊把子,在烟雾缭绕中苦练基本功。每当在焊补过程中遭遇困惑,他就像失魂落魄一样,回到家里吃不香,睡不着,然后独自蒙上被子,来一番冥思苦想,直到解开心中的“疙瘩”为止。

image.png

       他说,有时候沿袭一种正统的焊接手法,会走进“死胡同”里,而更换一种操作思路,往往就会豁然开朗。言谈之中,透露出他对电焊技术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

危急时刻显身手

       技术造就人,同样也赋予人更重的责任。作为一名焊工高级技师,在李永强身上,除了在技术上表现出强烈的刻苦求索外,更让我们在工作上见证到他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2017年8月,老竖井装矿站电动滚筒在运行过程中,端盖被矿石挤裂,如更换滚筒,造价昂贵。当时正在家休班的李永强闻讯后,立即放下家里的活儿,换上工作服迅速赶到井下。由于端盖为灰铸铁材料制成,需要采用不锈钢焊条进行焊接。他首先利用角磨机打坡口,结合高温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变化,通过边焊接边敲打的方式消除应力,一举将端盖修复成功,节约了备件费用3万余元。

       202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矿区深部水泵房止回阀发生泄漏,如果更换阀体,则需同时更换下端短管,不仅耗时费力,时间一长极易影响深部排水。正在家休息的李永强接到班里的电话后,立刻驱车回矿。被焊接处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构成,焊接时易产生裂纹。李永强根据自己多年的焊补经验,采取不同的焊条打底,逐层填补盖面的办法,经过近五个小时,终于大功告成。经试车验证,完全满足高压管路的承压要求,而此时的李永强,已是满脸疲态。

       他的分管领导这样评价李永强,当遇到艰难险阻,他的责任心比他的技术更让人放心!

“出诊”必手到“病”除

       平时低调沉稳的性格,让李永强显得非常普通,但在矿山电焊技术圈里,他的知名度早在多年以前就已名声在外。近年来,他曾多次受邀到兄弟矿山开展大型设备焊补服务,并多次成功化解选矿厂设备修复难题,成了颇具名气的“专家式”技术工人。

       早在2012年5月,矿山原选冶车间氰化工段扩建工程,浸出槽需要在现场制作,当施工方加工完成进行加水试车后,槽体出现四十多处漏水点,如果按修复要求需要放水进行修补,放水量多达上千立方,时间长。为了不影响正常试车,车间主任请李永强到现场,他利用自己焊补密闭容器的经验,通过不放水直接修复,一次焊补成功,保证了按计划试车时间。

       2017年盛夏,周围一兄弟矿山一台美卓HP4圆锥破碎机顶锥破裂,当时库存没有新的备件,由于是进口设备,进货周期长,造价高,只能采取临时修补措施。该矿慕名李永强的精湛技术后,通过分管矿领导找到他,经过一番材质确认后,李永强带上焊补工具当即赶赴现场。因锥体破裂处厚度较深,需要将破裂部分全部去除,因此修复难度大。李永强依据材质情况,直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的焊补工艺。炎炎夏日,他顶着高温,连续奋战了16个小时,终将锥体成功修复,最大限度减少了设备停车时间,被兄弟矿山誉为“电焊神医”。

       在李永强的焊工经历中,类似这样的“出诊”例子枚不胜举。在他的职业视野中,所面对的早已不仅仅是他的本职岗位,尽管每次出征都是硬仗,但每次都是凯旋而归。

       在李永强看来,近年来,新型焊接技术已快速进入维修制造领域,焊工工艺技术正在发生一场变革,传统式焊接工艺总有一天将被淘汰。他翻了翻手中那本新出版的《焊补工艺大全》诙谐地说,如果不在学习上与时俱进,高级技术工人的“顶戴”就要被别人摘走。看着他有些忧虑的神情,一种对技术工人的崇敬油然而生,他们对技术的痴迷与追求,对岗位的执着与热爱,难道不正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吗?

                 (耿永胜)

 


李永强 工匠精神在电焊弧光下闪耀 张庆全 “全国技术能手”的“匠”造之路 彭丽娜 化验台上书写精彩青春 刘存才 一心扎进浩瀚技海 工匠精神长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