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吕海涛

执行总编:徐建新

主编:王凡 (0531)67710577

责任编辑:王伟霞 67710590 康大维 67710537

从“六尺巷”到“宽容心”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 烟台黄金技校 大专地质班 高超

  六尺巷的故事来源于清代康熙年间,是讲述了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在祖上宅基地问题,因为六尺土地而发生争执的故事。当张英收到家人的书信得知矛盾纠纷的缘由后,他便一挥而就的做了一首颇有风度的诗,不仅解决了两家的矛盾问题,而且还被传颂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张英在书信中的诗这样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区区六尺的土地,让他三尺又何妨呢?张英是从“以和为贵”思想出发,在向自己的家人,也是在向当今的世人传达了一种“做人要大度”的积极思想。在张英看来,虽然书信上阐述的只是普通的一件小事,却能折射出一个时代人的精神境界,难道区区六尺之墙,它能够比得过雄伟的万里长城吗?
  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在六尺巷视察时,对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细,临篱开时,她很严肃的说过:“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大度做人,克己处事。”如果把它挪用到生活里用一个词来表示,那不正是“宽容”二字吗?大度即是宽容。可是,纵观社会百态,宽容之心,人皆有之吗?学会做人,首先便要学会相处,学会相处便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妨试想一下,在每天的生活里,你能够真正的做得到过宽容吗?当你因为某件小事与他人产生了摩擦时,当别人因为无意的一句话而惹你不开心时,当他人因为仇视或是嫉妒而向你公然挑衅时,你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怒火,让自己安之若素吗?殊不知,太多的矛盾纠纷抑或是深仇大恨,都是因为自己心中从未有过“宽容”二字。不懂得去宽容别人,又怎能来宽容自己呢?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自勉联中写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一颗像大海一样可以包容百川的心,那么所有的矛盾与纠纷,都能够在这样的胸怀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世界上还能有什么事情容它不下呢?
  学会宽容,便是学会用心交流。在茫茫十四亿的人口之中,能够相识相聚在一起,是不是一种难得缘份呢?你我皆是兄弟姐妹,如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敬如宾,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都是为了共同的人生目标而苦苦奋斗。我们又有何理由来拒绝彼此的宽容呢?放宽自己的心胸才能包容世间的万物,假如我们都能够看到彼此的优点,都能够发现彼此的闪光点,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真诚的对待他人,生活中还会存在着种种不该发生的细小矛盾吗?
  从“六尺巷”到“宽容心”,我们应该有所启发,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六尺巷”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并不是因为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而是在于它告诉了世人们一种极为重要的道理。由此,我忽然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副对联,也算作是文章的结束之语。
  上联是: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几事付之一笑;下联是:大度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从“六尺巷”到“宽容心”
一张机票的故事
感谢信
光影之魅
孩子的爱
家乡的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