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徐建新

执行总编:许永红

主编:王凡 (0531)67710557

责任编辑:王伟霞 67710590

黑衣天使,我的铲修兄弟们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记焦家金矿望儿山分矿铲修工段


  【编者按】在矿山企业里,有这样一些班组,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源头。他们虽然平凡,却用渐渐粗糙的大手描绘着技术革新的华章;他们虽然年轻,却用飞扬的青春诠释着节节攀升的产量。近日,本报记者团以“围绕大本营,看山金世界”为主题走进这些基层班组,感受这些最可爱的人带给我们最朴实却最生动的故事。

  铲修工,是随着无轨设备在矿山引入而衍生出的一个工种。在矿山工作的人都知道,井下环境高温潮湿,无轨设备工作负荷大、故障率高,在这种情况下的铲修工劳动强度大、工作任务重、抢修时间紧、技术难度大,因此铲修工也逐渐成了矿山井下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维修工种。
  在焦家金矿望儿山分矿有这样一支铲运机维修队伍,他们是一支仅七岁的年轻团队,24个平均年龄32岁的小伙子,他们不计酷暑严寒,不怕脏累辛苦,硬生生挑起了52台铲运机维护维修的重任。
  一个个侧背的十几斤重的工具包,一身身已洗不净油污的黑红工作服,一双双黑乎乎的油手,一张张布满油垢汗水的“花脸”,这便是铲修小伙最“帅”的模样。有的人或许会觉得他们邋遢,可在我心中他们是矿山最纯洁、最美丽的“黑衣天使”。下面就让我唠唠这些铲修兄弟们的趣事。

“黑衣天使”的由来


  去年夏天,有次在井下忙活到中午吃饭,大家都搞得一手黑油,没法直接拿馒头,就索性用塑料袋包着馒头啃,边吃大家也就唠开了。上午小郭钻在地沟里换车底的油管,擦汗时候没注意抹了个大花脸。老郭拿他开涮,“小郭,我猜你以前肯定想做个化妆师。”
  刚塞了一嘴馒头的小郭一愣,“为啥?”
  “全班就你那小花脸抹哒得最好看!哈哈!”
  小郭抬袖子蹭了两下脸颊,一脸正经地说:“你就知道瞎扯,我打小可是想着做大夫呢!白衣天使,知道不?”
  老郭嘴一咧“那你也算实现了半个梦想啦,修理车修理人都是修理,白衣黑衣都是天使嘛!”全班再次哈哈大笑。
  玩笑过后,大家凑合几口就忙活去了,可这“黑衣天使”四个字却刻在了我心里。
  人病了找医生,医生仁者仁心、救死扶伤,堪称白衣天使;而我们铲修工修起车来,那也是望闻问切、妙手回春啊,虽说外在不是那么干净讲究,可对工作这赤诚之心,足以衬得起这“黑衣天使”的美誉。


修复之前的废旧铲运机

嗨,这个班长真能干!

  刘英涛,铲修一班班长,2012年入职,最年轻的铲修班长,
  刘班长入职三年就被破格提拔,靠什么?两个字--实干。他年轻,一膀子力气没几个比得过,但他的细心和责任心更是让大家佩服。班上忙活起来,人手不够,他就一个人扛着氧气瓶换气运气;赶上车坏在工作面开不出来,他肯定第一个钻到车底下,顾不上地上是油还是水,躺下就干。肩膀被气瓶压青、磨破皮,身上的工作服被浸透,仰焊的飞溅焊渣的焊渣在身上烫起一个又一个水泡,他从没抱怨一句。别人常说铲修活不好干,刘班长回答说“哪有什么难干好干的,与其浪费时间报怨,还不如踏踏实实把活干好”。


维修后的铲运机

“倔驴”和大师兄

  李永辉,已经在望儿山铲修干了整整七年。他是我们铲修班的“大师兄”,也是司机口中的“倔驴”。
  李哥对车辆视如己出,维修保养不苟一丝。一次遇上一个司机没按规定时间更换发动机滤芯,说是干完活在再换,李哥当场就急了,上去就把车熄了火,拔了车钥匙就冲着那司机就喊开了“你自己家车都知道按时间到保养,到咱矿上的车这,180多万呢,你咋的就非得将就一个班?我告诉你,今天要不把滤芯给换了,你就甭想动这车!”那司机被训得灰头土脸,老老实实去把滤芯换了。从此李哥这“倔驴”这美称也就传开了。我打心眼里为李哥骄傲,因为这“倔”劲儿,正是铲修人高度责任心的体现。只要设备好了,管他做驴做马!

老邱——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邱英波,铲修工区值班长,93年入矿,至今已在设备维修岗位上干了22年,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
  邱哥身负诸多美誉,比如“望儿山第一大锤”,这是当年8#2D换动臂前销时,旧销子卡死在轴套里,班上挨个抡大锤,又是砸,又是气焊烤,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就是弄不出来,邱哥巡查经过,撸起袖子,一口气抡了十锤,“哐当”销子掉了,众人直接“跪”了。还有个称呼就是“双高技师”,现在邱哥是“井下钳工高级技师”、“井下内燃机维修高级技师”,别人还在为本职的高级工、技师埋头苦读的时候,邱哥毫不费劲考下来两个高级技师。在他的带动下,90%铲修班的小伙子们考下了高级工,技师通过率也达到了30%。
  人们常说邱哥有力气、脑瓜好使,邱哥不以为然,他总是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他说大家力气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要琢磨怎么使这股劲:找好支撑点,把握发力时机,要掌握身体平衡,把力气用实在,要打开身体找身体的感觉,就好比射箭,要把弦稳稳拉开,才能射的远。他也不承认自己智商有多高,他总会随身带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的有设备检查的问题,有设备故障分析的难点,有简单的油路图,有工作发现的窍门。他说他只是习惯性积累,累积起来了就是经验,经验才是工作中最好的老师。

他的矿山之路,就是无轨兄弟班的发展之路

  2009年,望儿山分矿引进第一辆铲运机,车间临时抽调四个维修工组成铲修班,那时候他刚从委内瑞拉外派工作归来。那是他第一次在焦家金矿下井,第一次接触无轨维修工作。
  2010年,第一辆进口风冷柴油动力铲运机引进,面对这180多万的大家伙,铲修技术员的他和他们的铲修兄弟面临的首要问题竟是“如何把这庞然大物弄到井下。斜坡道不贯通,主井井筒过窄下放不了,怎么办?他们把新车拆卸四块装盘,在5cm空间余量的情况下,通过主井下放了11.54t的铲运机,下放后,在井下二次装配投产,看得设备厂家的售后人员目瞪口呆。
  2012年,随着深部开拓推进,无轨设备数量增加至20台,为提高维护维修效率,铲修工段长的他带着他的铲修兄弟们完成了井下电动起重机无轨维修硐室安装工程,改变了井下维修点临时维修的状况,实现了焦家金矿井下无轨维修硐室自主安装的突破。
  2013年,在降本增效大背景下,他和他的铲修兄弟利用修旧、自加工配件自主装配出一辆WJ-0.75铲运机;在焦家金矿首次独立完成”元老级“1#ST-2D铲运机基础大修工作;科研成果方面,一年内获得7项集团以上奖励;成功申报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4年,设备副主任的他仍在一线和他的铲修兄弟们完成了浅部地表、-220中段、-430中段三个铲修硐室的安装,带领技术人员攻关完成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集团以上成果。
  2015年,他还是穿着那身破旧的、沉浸着洗不掉油污的工作服和他的铲修兄弟们一起,奋战在一线,突破性完成了13中段井下防水式钢结构硐室的搭建和应用,从矿领导手中接过焦家金矿无轨设备自主大修的重任。
  2016年,他化身多面手:一面是井下所有生产在用无轨设备,一面是15中段以上提升设备、运输设备、放矿设备,一面是无轨大修班组管理。仅6个人的新组建大修班一年内高质量完成6台进口铲运机大修重任,设备原值过千万。
  他就是王建军,入矿工作31年,从事无轨设备维修工作7年,铲修班的领头羊、老大哥。
  他说当年维修工连液压系统图都看不懂;有的司机只顾着干活,连黄油点在哪里都不知道。
  他说铲修工不能做”换件工“;司机不但要干好活,还必须保养好车。
  他说铲修工不能只顾着抢修,必须追根溯源,发现隐患根源;司机必须掌握设备工作原理,严守操作、保养、维护三大规程。
  他说铲修工气电焊、发动机、液压系统等必须都要懂,要做技术最全面的维修工才能做好铲修工作;司机要掌握基础设备维修技能,掌握常见故障判定方法。
  他说铲修就是要安安全全、实实在在干好活,要想轻松,就必须动脑,就必须创新,就必须发展。
  7年的时间,我们的无轨设备管理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大班集中管理到小班分组管理的尝试,到责任制、市场化的推行。我们灌输预防性维修理念,推行设备强制保养体系建设,让设备本体话说管理方案可行性。
  7年的时间,我们在探索中前进。从维修技能专项培训到科研专题一再攻关,到创新成果落实推广。我们打开技术认知、科技创新的天窗,让知识照亮每一个人的心房,指引出矿山无轨管理的新方向。
  他们是干起活来,就有使不完劲儿的傻小子;他们是不怕脏累、不计饥苦,一心为工作的拼命三郎。数不清,浅部蜿蜒的老巷,磨破过他们多少双水鞋;记不得,深部湿热的采场,流淌过他们多少汗水。但问耕耘,他们用奉献为我们践行责任和坚贞;意气风发,他们用拼搏给我们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他们是我的铲修兄弟们,是矿山的黑衣天使!
               (焦家金矿 初晓峰)

黑衣天使,我的铲修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