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最少的钱,用最少的时间、最简单的工艺,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最好的创新。 ——尹春伟
翻开焦家金矿寺庄分矿副主任尹春伟的履历,在一长串的个人荣誉及奖项之中,“创新”“革新”等字眼频繁跳入眼帘:
焦家金矿创新与四新技术奖
莱州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山东黄金集团创新工人
山东黄金集团员工技术创新奖
山东黄金技术革新奖
……
光是近几年尹春伟完成的自主创新项目就有72项,其中22项获集团公司员工创新奖励,17项获焦家金矿科技进步奖,7项获莱州市职工技术创新奖,2项获黄金协会二等奖,9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被集团公司聘为“技术创新带头人”,多次荣获“集团创新能手”称号。尹春伟成为了焦家金矿乃至山东黄金集团名副其实的“创新达人”。
问起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新点子,创新的初动力是什么?尹春伟笑了,他说,我是维修工出身,20年的井下维修经验使我对无轨设备的易发故障点了如指掌,怎样去主动的想办法排除这些故障不让它们复发,而不是被动的坏一次修一次,坏十次修十次,这就是我最朴素的创新初动力。有时在设备上多加一个开关或者多开一个孔就能解决安全生产的大问题,这样的小改小革让我很有成就感,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发而不可收拾,渐渐地对创新、革新上了“瘾”,坐下了“病”。
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尹春伟30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执着。从1987年来到焦家金矿从事无轨设备维修工作的从那一天起,他就坚定了一份信念:学就要学精,钻就要钻透,干就要干好。多个日日夜夜,多少次早出晚归,多少回刻苦攻关,多少台设备经他妙手回春、筋强骨壮,数也数不清。
伴随着山东黄金的大发展,一批有干劲、爱动脑的创新人才脱引而出,尹春伟迅速从无轨维修班长、带班长成长为技术员,晋升为工程师,走上管理岗位。角色的转换和视角的提升使他深刻认识到,矿山创新工作任重道远、前景广阔,光靠一个人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只有建立一个创新团队,形成全员创新氛围,才能推动创新工作的大发展。恰在此时,陈玉民董事长关于“十三五”创新工作的相关指示就像一场及时雨将尹春伟心里萌动的设想催生为现实。 2016年3月,焦家金矿无轨设备安全高效化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
作为创新工作室寺庄分室的科技负责人,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是尹春伟面临的首要问题。这是一支平均年龄30岁,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队伍。为了带动起年轻人主动学知识钻技术的劲头,老大哥尹春伟带领青年职工每天深入现场,利用设备假想故障,讲理论,讲操作,一步步引导,启发,敲开创新的大门。他多次邀请各领域专家为青年职工授课及现场指导。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建立网上学习互动的“青年课堂”。维修车间里,处处闪现着年轻技术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与维修师傅们修设备、学技术,即使满身满手的油污,也从未抱怨过。
成立一年来,该创新工作室寺庄分室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累计完成科研项目立项21项,11项已完成验收工作,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申请国家专利5项。2016年7月,创新工作室被集团授予“山东黄金集团示范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焦家金矿 郭学栋 徐小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