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以来,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制约改革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解决,探索创新、主动担当,涌现出一批包括焦家金矿在内的、率先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性成果的改革典型企业。为持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质量、毫不松懈地推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集团进入“再创新高、跨越提升”的新征程保驾护航,特刊出6家先进企业改革典型经验,希望能以典型示范推动整体改革任务持续深化,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增强活力动能、提供坚强保障。
■焦家金矿
劲风奋楫党领航 改革扬帆竞上游
宝贵经验:打破思维定式,重塑制度体系;以政治领航促举旗定向,以内功紧抓促知行合一;育材造士,选人用人不拘一格,“三项制度”改革走在前列,示范引领作用落到实处。
深入领会知其要,全面贯彻稳笃行
全面深入学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以“全面领会、快速贯彻、扎实落地”为落实要求,全盘部署,成立七个攻坚小组,定员、定责、定时间,全方位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以破局之思维,重塑制度体系
以建成深化改革制度体系为轴心,以破局思维自我剖析,以制度体系的全面系统、相互契合为目的,推进制度架构重建、体系重塑,确保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事项科学决策,形成全矿《深化改革制度汇编》,制度先行助推改革行稳致远。
立足于当下先,放眼未来之长远
政治领航举旗定向,党建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紧跟发展步伐,持续深化内部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持抓实“一岗双责”制度,调查与研究并重,党委班子深入一线,摸排瓶颈,对项开方,切实解决安全、生产、经营重难点问题;突出“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理念,出台“第一议题”制度,切实用党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确保“知行合一”,实现党的引领作用落在实处,融入矿山治理各领域、各环节。
育材造士促长远,选人用人不拘一格。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始终把“德才兼济,举贤任能”作为选人用人导向,通过“赛马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人员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通过“三项制度”改革,中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下降5岁,整体呈现年轻化,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人员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有力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本着“人岗相宜、人尽其才”原则,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制定出台轮岗交流、后备干部选拔等制度,从机制上优化干部队伍,锻造培养年轻有为的后备力量,为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储备动能、提供人才保障;持续探索学习强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取得国家职业(执业)资格者予以奖励,对管理、工程技术及技能人员予以职称补贴,打开打通人才培养“新通道”,释放“人才+”能量,为企业和集团公司发展培养和锻造人才。
(葛明莉)
■玲珑金矿
创新破困局 聚力谋发展
宝贵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办好发展实事;强化公司治理,增添发展动能;深化企业改革,激活发展活力;推行精益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软硬实力
按照“基础工作规范、组织生活做实、党员活动做活”的思路,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做到“书籍化”规范、“档案化”管理,充分发挥政治堡垒作用。同时,坚持党建高线引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等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党建+“安全、创新、执行、提升”联动平台,结合“我为职工办实事”常态化开展“讲政策提信心、聚民智强发展”面对面交流活动,先后办理“急难愁盼”实事88件,采纳建议192条。
强化公司治理,增添体制机制动能
按照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要求,不断厘清权责边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修订完善《公司章程》,切实以制度建设保障改革发展行稳致远。规范机制建设,落实“三会一层”建设要求,选举产生董事会,成立监事会,并聘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5名,保障了行权履职。制定了《公司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方案》,签订差异化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实现经理层成员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目标,激发经理层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公司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
深化企业改革,激发第一资源活力
以工作分析、组织重组为起点,以制度及流程优化贯穿整个项目始末,实行“职能制+区域制”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职级多层级、薪酬多覆盖”的全员一体化绩效考核体系,打通专业、管理、技能、服务四个序列的网格化人才发展通道,打造以5S管理目视化、精益班组建设为试点的两个“精益生产”样板现场,全面构建起玲珑金矿“223”改革架构,最终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推行精益管理,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围绕“安全、效率、效益、质量”四个提升维度,以“稳定产量、深化改革、重建基础、创新驱动、提升质量、谋求长远”总体布局为指引,以“精在过程,益在结果”为根本遵循,以“优五率、降五费”“全面标杆管理”“基础管理整治提升”“精益管理大项目”四项主题活动为主要抓手,锁定核心靶区和主攻方向,在各专业、各环节、各岗位积极导入精益、创新提升,全面营造“关注精益,持续改善”企业发展氛围。一年以来,形成自主改善实践成果120余项,产生管理创新成果40余项,实现了90余项工作流程的业务数据自动流转及审批,建立形成了涵盖22个专业600余项达标细则的企业基础工作标准化体系,为2022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钱俊)
■金洲公司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助推高质量发展
宝贵经验: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具体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改革精神,扎实推进党的建设、规范治理、“三项制度”等重点改革任务取得新成绩,实现企业提质提效、突围突破。
聚焦国企改革全力攻坚
抓好政策学习。组织各级人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内容,引导大家明确改革方向,领会核心要义,掌握实践要求,营造想改、敢改、真改的良好氛围。
抓实重点工作。将创建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推行经营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作为突破口,确定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责任分工、考核办法,形成靶向发力、重点攻坚的改革格局。
抓严督导落实。坚持主要负责人挂帅,专班化推进,定期研究、定期督导,确保了各项改革任务有力有序落实。
坚定落实两个“一以贯之”
坚持国企姓党。建立健全党委理论政治学习、“第一议题”等制度,完成党建工作总体要求进章程工作,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党委会前置研究程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委把关定向作用。
坚持规范运作。修订完善党委会、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议事清单和议事规则,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构建起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体系。
坚持融合联动。以党建责任制为抓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硬党支部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建+”等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破冰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在“能上能下”上出实招。打破管理固势,撤并部门4个,完成2个独立法人矿山的分矿化改革工作;构建学习晋升与竞聘上岗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模式,开展3轮大学习大考试活动,完成56个岗位的竞聘上岗工作;坚定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分批次完成11名经理层成员的聘任工作。
在“能进能出”上用硬招。坚持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因岗选才、量才而用;以合同管理为依托,明确员工退出条件和程序,解决能进不能出问题;坚定推行内退制度,实现减员增效。
在“能增能减”上亮新招。严格工资总额管控,实行黄金含量工资考核,实现工资收入与效益、产量动态联动;坚持收入分配向井下、技术及关键岗位倾斜,体现按劳分配、价值创造;赋予党支部充分绩效考核权,既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张岩峰)
■嵩县山金
以企业高质量运行赢取发展主动权
宝贵经验:制定短长期规划和奋斗方向,保证国企改革每年都有新目标、新策略,压茬推进,逐步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信念和意志,各项工作逆势稳增长。
以凝聚共识为先导,提高改革政治站位
在推进国企改革的征程上,始终秉承党建高线引领和纪检底线约束的“双线方针”,正方向、明目标。强化企业文化宣导、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推动党建纪检与深化改革、企业文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
以分类施策为路径,细化改革思路和举措
推进党建工作机制改革。将国企改革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等作为“第一议题”,锤炼领导班子真抓实干、举旗铸魂的政治品格和敢于担当作为的政治素养,促进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推进股权治理架构完善。在公司治理中,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与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三重定位,成为公司各个决策主体功能定位、职责分配的核心法理依据。
推进制度体系优化创新。重点围绕构建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内部高效制度体系,统筹建立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探索差异化治理,补齐短板弱项,确保了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治理结构科学完善、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法定权利、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与内部监督实效,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建设,近两年修订完善国企改革制度50项。
推进审计监督机制优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强化审计工作监督和服务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好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优势,立足于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降低公司内控风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审计增值。
推进内外部市场化机制。采掘、选矿系统全部实行外部市场化,对施工队采用外包与责任状并行的管理模式,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双保险。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和各部门职能管理特点,将指标进行分解,实行全员奖惩考核,薪酬随指标完成情况浮动。
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优化。践行“举贤任能、德才兼济”人才理念,实施事前审批、组织考察、党委研究、任前公示等动态跟踪和监督,2020-2021年选拔任命干部15名,调整中层干部12名,确保德才兼备、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合适的管理岗位,进一步优化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和素养,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王俊强)
■黄金地勘公司
打好改革“组合拳” 激活发展“动力源”
宝贵经验:围绕重点任务全面发力、破局闯关,打出一套刚柔相济、标本兼治的改革“组合拳”,激活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企业内生动力也获得持续增强。
聚焦深度融合,高扬党建统领“龙头”
建立“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的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坚持党委研究前置,制定《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议事清单》,确保党的意图体现在企业顶层设计和治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实施方案》,通过一支部一品牌、项目党小组让党旗在攻坚奋进路上高高飘扬。
聚焦强基固本,掀起精益管理“势头”
以“基础管理达标年”和“内部控制优化年”为契机,实施“三精”管理(经营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组织精健化),压缩部门1个、完善制度83项、业务流程19个,为企业争先进位、高效发展打好“强基固本”先手棋和长远棋。
聚焦主责主业,勇立资源增储“排头”
锚定绿色崛起、创新驱动、区域协同三条提升路径,巩固探矿增储主业优势。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内环提科研能力+外环提技术水平”双环合一的创新驱动系统。企业被评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获国家专利2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厅级奖项20余项,探获金资源量超千吨。
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围绕双碳目标,主导编写的《黄金地质绿色勘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被中国黄金协会批准发布,为地勘行业节能减排建立新标准体系。
实施区域协同战略。实行“设计、施工、综合地质报告”一条龙服务,针对矿山周边开展就矿找矿工作,不断拓宽找矿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守望相助、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聚焦人力变革,激活比拼赶超“劲头”
以刚性约束破解“能上不能下”难题。科学设计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体系,建立中层KPI量化考核体系,推出《工程技术岗位聘评管理办法》,让能者“上位”、庸者“让位”成为常态。
以市场手段破解“能进不能出”难题。推行“三定”管理,细化绩效考核,对不胜任者开展待岗培训,合格后上岗,仍然不胜任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以挂钩机制破解“能高不能低”难题。推出《机台工资考核分配办法》、矿权拓展激励和对外开发人员薪酬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让“能力决定位置、贡献决定薪酬”成为常态。
(李坤玉)
■金控深圳公司
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活力
宝贵经验:立足于组织机构、员工结构、薪酬分配、激励体系的变革与完善,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
健全和优化组织架构。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精简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次、控制管理幅度,建立起责权明确、信息通畅、运转高效的架构。
健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完成公司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总经理岗位按照征求意见、组织聘用、签订契约、聘任备案等程序进行,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副总经理岗位实行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年度或任期内考评成绩优秀的经理层成员实施相关超额利润奖金和任期激励;对考评成绩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明确退出标准,给予处罚或解聘。修订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起月度、季度、年度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形成管理人员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
建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依法做好劳动合同变更、续订、终止、解除等各项工作,对劳动合同实行动态管理,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增强劳动合同可操作性,强化劳动合同对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的重要作用。
畅通员工退出渠道。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强化对员工能进能出的约束效能,明确规定考核评估流程和转正、续签标准,界定符合解聘条件情形。若出现相应情形的均按制度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真正形成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办法。基于不同岗位序列建立起差异化薪酬机制,按照岗位贡献程度,确定有差距的分配系数,加大浮动工资占比。其中,经理层成员变动薪酬占比70%,中层管理人员变动薪酬占比50%,充分拉开不同贡献者的收入差距,建立起市场化薪酬机制。
完善对业务人员的分配办法。根据公司业务实际制定业务激励考核办法,通过优化各项业务提成比例,激励资源向一线人员适当倾斜,提高内部分配市场化程度。同时,将业绩奖金作为激励性薪酬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确保业务人员收入能增能减。
(翁泽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