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吕海涛

执行总编:徐建新

主编:王凡 (0531)67710577

责任编辑:王伟霞 67710590 康大维 67710537

与时俱进 昂首崛起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记焦家金矿改革发展历程


  1967年,山东省地质局第六队以民间采金为线索,在焦家望儿山周围展开地质中,突破“大断裂只导矿不储矿”及只找含金石英脉类型金矿的传统思路,提出焦家式金矿严格受断裂破碎蚀变岩带控制的理论成果,并于1968年和1971年分别提交了望儿山矿区金储量4.88吨,焦家矿区金储量6.84吨的地质报告,1977年在全国第二次地质工作会议上,焦家破碎带石变岩型金矿床--被正式命名为“焦家式”金矿。焦家金矿就是依“焦家式”金矿床为资源基础,投资开发和建设的国有大型黄金矿山。
历经三十五年风雨 成就国家级黄金大矿

  1975年9月1日,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共烟台地委组织誓师大会,宣告焦家金矿基建指挥正式成立。1979年12月20日,该矿一期日处理量500吨的选矿厂顺利试车成功。历经35年创业发展,矿山已发展成为在行业内集“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先进单位”、“明星企业”、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第三名等诸多荣誉称号于一身的国家级黄金生产骨干矿山。
  2006年12月,在山东黄金集团“拓土扩疆”的战略进程中,该矿与近在咫尺却长期各自为战的望儿山金矿和距离不足两公里的寺庄矿区实现资源整合。这时的焦家金矿,经过建矿后的多次扩建改造,采选规模已达到1576吨/日的配套生产能力。她以年产黄金1.7吨的规模优势和丰富的地质储量、精良的生产装备、领先的技术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展现出海纳百川、底蕴雄厚的兼并与发展综合能力。
整合矿山资源 实现生产发展的步步超越

  在实现“两矿三区”资源、人员、资金、设备等全方位整合后,该矿秉承山东黄金“关怀、公平、忠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和“让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山东黄金集团的存在而受益”的终极目标,以集团发展战略为指引,通过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和管理技术创新,实现了思想整合、机构精简、减员增效和生产效率大幅增长的跨越式发展目标。07年一季度,整合不到两个月,该矿就将原来的44个部门缩减为24个(到2010年已缩减为19个)。通过“赛马机制”使管理人员消减三分之一,通过采选扩建技术改造,日处理能力突破3150吨,当年黄金产量同比增长23.8%,利润增长139.1%;2008年,通过技改挖潜,采选能力突破3200吨/日,黄金产量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39.27%;2009年,通过开展系列劳动竞赛,黄金产量保持同比增长12.49%,利润指标同比增长38.32%,其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连续三年创出历史发展的最快、最好纪录。
  进入2010年,该矿干部职工克服生产和基建的双重压力,加快选矿厂整合和井下扩产技改步伐,致力突破发展瓶颈,矿山各项工作始终保持高效、可持续发展。
  针对新建6000吨/日选矿厂刚刚投入生产,井巷工程依设计进度与选矿产建设比相对滞后,井下配套供矿及运提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动开展“重点工程会战”、“采掘指标竞赛”及“凿岩爆破技能大比武”、“高产中段比赛”等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竞赛,从设备、工艺、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入手,加快井下采切和机械化作业进度,有效提高采出矿能力。组织开展“主矿区主竖井双层铝合金罐笼改造”、“望儿山主竖井箕斗扩容改造”、“寺庄北风井箕斗提升改造”等技改挖潜工作,有效缓解提升压力。截至三季度末,矿山累计完成采掘总量同比增长26.69%;完成矿石处理量同比增长30.85%;完成黄金产量同比增长13.92%;采选处理能力突破6000吨/日,同比增长34.30%。同时,该矿年内申请的4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授权证书,1项国家发明技术已通过初步审查。
  该矿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发展能力定是非”的指导思想,把创新和保持可发展作为年度工作的两大主题,围绕6000吨/日选矿二期工程实施的智能化选矿科研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选矿过程管理数据平台系统开发基本完成,矿石块度图像分析模块基本实验成功。在井下安全保证性科研项目方面,先后完成《井下电机车架线自动断电系统》,实现了区间占用时电气闭锁,确保井下运输安全;开展《井下人机定位系统》研究,实现区域人员定位、机车定位和实时显示下井人员信息及报警功能;研发《井下无人遥控视频放矿技术研究》项目,减少操作人员,提高放矿效率和安全作业系数。
  在探矿增储方面,该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在总结原有地质勘探资料基础上,创新思路,认真分析各矿区周围地质构造特点和异常,合理布置地质探矿和生产探矿工程,确保地质储量的持续增加、逐步升级。通过与北京科技大学技术合作,已评估可采低品位矿石679万吨,金属量8639kg,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3.8年;通过开展地质规律研究,组织探边扫盲、外围找矿等探矿增储工作,已探获新增矿石量183.54万吨,金属量3587kg。目前,该矿正积极组织力量,与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以望儿山、寺庄矿区为重点地质探矿工作,努力为采选6000吨/日扩建项目的全面达产和矿山持续稳定生产,提供丰厚的资源保障。
集团化和市场化改革 让矿山插上腾飞的翅膀

  人们说,山东黄金的集团化、市场化改革,让焦家金矿的腾飞插上了翅膀。这一点,从该矿整合四年来在节能减排、绿色矿山、数字矿山、采选6000吨/日扩建项目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中可以得到验证。
  整合以来,该矿按照国家“十一五”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量化约束指标要求,充分发挥整合优势,利用望儿山矿区井下涌水量大,因排水引发社会矛盾多,而焦家主矿区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的特点,采取用水分级管理等措施,将分矿的井下水通过专用管路引入主矿区,进行统一分配、净化处理后,替代自来水用于各矿区生产和厕所冲洗、绿化灌溉等非饮用水供应,不仅减少了井下水排放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而且每年可节约自来水5000m3,折合费用17万余元;再是,根据望儿山矿区深部水温度常年保持在25℃左右,水温稳定的特点,开展水源热泵系统项目建设,使之冬季取代燃煤锅炉采暖,夏季承担中央空调任务,实施后年节燃煤7900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134.3吨、二氧化碳28440吨、粉尘71吨。另外,该矿在各矿区大力开展太阳能LED灯和井下照明改造,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44吨,节电率60%以上;充分利用井下水温度均衡的特点,实施“水源热泵”节能项目,冬天替代锅炉供暖,夏天作替代空调制冷,每年可减排污染物二氧化硫134.3吨、二氧化碳28440吨、粉尘71吨,资源节约型矿山建设成绩斐然。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该矿结合“两矿三区”的地形特点,抓住整合厂区面貌和生产建设需要统一规划的有利时机,按照王建华董事长提出的“用两年半时间实现黄金矿山脱胎换骨的转变”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矿山绿化、美化工作,通过科学布局,合理搭配,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致力打造现代化、高标准的绿色黄金矿山。目前,矿区绿化面积达53550平方米,可绿化地带覆盖率达90%以上,全矿总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实现了“绿化矿山、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的矿区建设目标,为职工和矿区周边居民提供了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近年来,该矿先后获得“烟台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莱州市园林化绿化单位”等荣誉称号,环境友好型矿山建设稳步推进。
  在“全国争第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该矿发挥规模和科技优势,按照“创建国内一流数字矿山”的目标要求,在集团内部率先开展数字矿山试点建设,与国内一流科研单位合作,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矿山先后建成数字化基础网络平台,调度监控中心、生产集控系统和综合信息管控平台,逐步实现了矿山资源可视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形成了集成、高效、全覆盖数字化管控系统,数字矿山建设在行业一路领先。
  该矿从2008年初展开采选6000吨/日扩建项目,是在整合焦家、望儿山、寺庄三矿区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依照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设计标准开工建设的、集团“做大做强黄金板块,创造规模效益”龙头项目。项目选矿厂一期工程于2009年12月顺利投产,主竖井二期工程于今年7月1日开工建设。预计到2012年底扩建井项工程和新选厂将形成设计配套生产能力,届时,焦家、望儿山与寺庄三个矿区将在井下实现全面贯通,整个焦家金矿可形成分区开采、集中提升运输、辅助生产系统相对独立的生产模式,实现矿山规模效益和科技效益的再次跨越式增长。
  回首焦家金矿3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说,国家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形势,为焦家金矿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进步平台,而山东黄金资源整合,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又给予焦家金矿“勇争第一”的坚定发展决心。相信,随着6000吨/日扩建项目的全面投产和数字矿山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不久的将来,一座规模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能耗更低、效益更好的国内一流大型黄金矿山,将在焦家金矿这片充满神奇的“金土地”上再次崛起,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徐宏林 孙凤军)

与时俱进 昂首崛起
发展无止境 山高我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