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徐建新

执行总编:许永红

主编:王凡 (0531)67710557

责任编辑:王伟霞 67710590

老牛的团队真“牛”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编者按:2017年1月1日,焦家金矿尾矿压滤造地项目实现全面投产,尾矿处理再利用量达到5000吨/日,为实现无尾矿山的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据说这是一个老“牛”的年轻人带领他的团队实现的,据说这个年轻人又正好姓“牛”。我们慕名而来,听听牛人牛事。

  ◎ 焦家金矿 万玮 潘春娟


  初见牛桂强,对他的好印象来自于他的随和。聊天中,他温文尔雅,却又不失果敢坚毅,时时透出的书生气中又掺杂着着点点幽默感。很难想象,在他仅仅31岁那年就成为了矿山中层骨干,更难想象,他带领着一群年轻人,出色地完成了黄金矿山尾砂综合利用研究工作。
  同事说,他敬业幽默喜欢钻研,讲究原则却不失柔情。领导说,他勇于创新也敢于担责,顾全大局又细致入微……而采访中我们发现,老“牛”的团队堪称最“牛”。

牛事之一:太值!技术和行动上见真功

  2015年初,集团公司做出在焦家金矿开展黄金矿山尾砂综合利用研究的工作指示。为快速推进项目开展,焦家金矿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研究小组,牛桂强被委以重任。他带领10个七零后和八零后的年轻人,根据国内外尾砂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步确定了多级配细粒级膏体充填、尾砂用于整地造田、尾砂用于建筑行业等多个研究方向。经过对不同的尾矿利用方式论证分析后,确定尾矿压滤造地具有尾矿消耗量大、可操作性强、投资小、成本低、市场风险小等优势。随后,这个七零后和八零后组成的年轻团队在牛桂强的带领下,将尾矿压滤造地作为黄金矿山尾砂综合利用研究的重点推进方向,并确立了在2年内建成无尾矿山的目标。
  2017年1月1日,焦家金矿尾矿压滤造地项目全面投产。“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柴,则会熊熊燃烧。牛主任就是那第一根燃烧的火柴,有了他的牵引,项目团队才能做到开拓创新、扬长避短、积极进取,最后顺利完成整个项目建设。”这是项目组成员对牛桂强发自内心的评价。

牛事之二:太拼!与时间赛跑的“大管家”

  为了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该项目主要负责人选矿车间主任牛桂强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镜头一;为寻找合适造田场地,牛桂强及项目组成员踏遍了矿区周边每一处沟壑、坑地,缜密勘查地质灾害区,有时甚至每天驱车上百公里,对莱州、招远、龙口等适合造田场地进行了勘查寻访。
  镜头二;由于项目承包商是北京单位,人生地不熟。为保证承包单位人员住好吃好,牛桂强在工作之余兼任了生活向导,为北京人员联系租房,办理饭卡,购置生活用品,联系车辆维修…….
  镜头三;为了保证设计合理美观,牛桂强综合各方建议,仅尾矿压滤系统给矿管路设计就更改了6遍,使设计方案更为完善;管路支架占用边角地域,减轻对其他生产作业影响……整套设计方案完全符合焦家金矿矿区长远规划。
  镜头四;2016年的中秋节,正赶上尾矿压滤系统生产调试,为了保证给矿平稳,记录整改问题,组织人员优化改造等事情,牛桂强和项目组成员刘海龙晚上十一点多才下班赶回家中,全家老小正在默默地等着他们回来……

  项目建设的每一天,都凝聚着牛桂强太多的心血,已经好久没有见面的年迈的父母、劳累的妻子和无法照顾的孩子,都被他深深地装在心里……
  经统计,开展本项目后,尾矿处理成本费用由43.09元/吨降低到34.5元/吨,尾矿处理成本降低8.59元/吨,2017年截止目前共处理尾矿50多万吨,合计节省生产成本400多万元。尾矿处理再利用项目的顺利开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力缓解该矿尾矿堆存压力,减轻了尾矿库带来的安全、环保等各种问题,为集团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牛事之三:太逗!桑拿浴与泥浆浴

  据牛桂强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尾矿再利用方式、场地权证手续办理等许多环节均没有工作经验,全靠摸索进行。为确保尾矿压滤造田在技术方面切实可行,焦家金矿先后与多家国内知名设备厂家合作开展了尾矿脱水实验。最终通过招商承包方式与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并于2016年6月25日正式开工进行尾矿压滤系统建设。
  压滤厂房安装时正值桑拿天,最热的时候气温高达40摄氏度,项目组成员每天在现场协调安装,热得满头大汗,大家开玩笑称:干工作同时,还能享受桑拿浴和日光浴,看来福气不浅啊!
  试车期间,压滤机进料管承压能力不足,发生破裂,矿浆喷涌而出,喷得项目组成员满头满脸全是矿浆。不知道谁说了句:桑拿浴和日光浴还不够,现在又来了个泥浆浴!大家看着彼此的狼狈样子,笑成一团。

牛事之四:太感动!“染渍”的工作服与治愈的“恐高症”

  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成员,刘海龙有两件特殊的工作服,如今已经干净整洁地存放在他的办公室橱柜内,成为他这段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回忆。工程建设期间,正值三伏高温,为确保工程进度,这个年轻人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施工建设现场,协调各方做好场地清理、施工设计、安装、设备材料申报等事宜,让这件本应是橘红色的工作服,后背被汗渍染成了斑驳的白色。
  由于尾矿压滤厂房主体设备均在+6.00m平台,安装期间没有正规楼梯,从地面到+6.00m平台(两层楼高度)全靠一架临时梯子上下。为协调安装事宜,患有轻微恐高症的刘海龙每天要上下爬十几个来回,时间长了,他由原来的“心惊胆战”竟然变成了“如履平地”。整个工程干完了,刘海龙的恐高症也被治愈了。
  刘海龙和记者感言,曾经和他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许多早已放弃专业转行其他,而他默默地在焦家金矿坚守了下来。因为在这里,他每天可以看到让他感动而喜欢的领导;在这里,他每天可以看到让他信任而温暖的同事;在这里,他的专业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挥……所以即使累着,他也很幸福。

老牛的团队真“牛”
别有味道的“井下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