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金好矿工”嵩县山金地质技术人员于曙华
◎ 张青丽

图为于曙华和他的团队
于曙华是嵩县山金公司井下上采区区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为人诚恳、认真负责、热爱学习、敢于挑战。自2012年入矿以来,他便树下了以矿为家、奉献矿山的决心和意志,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由一名普通的地质技术员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区队管理干部。
作为一名地质技术人员,他自参加工作以来,迅速融入到了矿山,每天奔波于生产一线,编录、取样、填图、画矿界,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将基本功锤炼得炉火纯青。在掌握本职工作需要的本领后,他又举一反三,完善了地质储量报表统计体系台账,并赴新城金矿、焦家金矿等先进矿山学习其内业资料整理,回来后补充增加了采场编录卡,规范了地质提图图件标准。经过不断的补充完善,嵩县山金的地质内业资料整理工作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清醒地认识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始终把探矿增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井下采掘面有蚀变矿化的地点都逐一刻样编录。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在260中段79采场下盘、140中段M2矿体上盘、150分段57采场上盘探获到新矿体,增加了资源储量。今年二月份,凭借前期积累的经验,经过一系列探矿工作,初步在180中段探获一条赋存于主矿体上盘的矿区隐伏盲矿体。该矿体目前仍在追索阶段,将有望助力企业效益更上一层楼,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作为一名井下基层管理干部,他在管理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得到了广大一线员工的一致赞许。嵩县山金井下共设上下两个采区,他自2015年开始担任中段长,2016年担任地测采一组组长,2018年末担任上采区区长。他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真正做到了以矿为家,每天将所负责采区的每一个采掘面全部走一遍,转完才会安心。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技术指导、采充平衡、安全确认,还是小到板墙架设、管路吊挂,他事无巨细,全都放在心上,将整个井下生产梳理的顺顺当当、一丝不苟。也正是他这种管理方式,助力了矿山生产效益节节高。
在基层区队的管理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他深知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在井下现场跟班,他重点抓好劳动纪律和生产安全,带领职工时时刻刻按章作业,处处率先垂范。在他管理的这些年中,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故,并且由于管理到位,他带领的小团队连年被单位评为“优秀班组”。
作为一名生产管理者,他始终把提高生产作业水平放在心上。对于公司提出的创新试验项目,他带领队员积极参与,在生产一线反复试验,其中包括钢架充填板墙革新、新型胶结C料充填应用、充填体勾花网防护等创新试验项目。2018年,为进一步降低采场贫化,他带领组员开展采场爆破参数优化项目,结合井下矿石特性合理布置炮眼,极大降低了采场充填体贫化。目前,该项目已试验成功,并已开始逐步推广。该爆破方式被嵩县山金公司命名为“于曙华采矿法”。
付出总有回报。2012年至2015年,他每年都被嵩县山金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2016年被评为嵩县山金公司“技术拔尖人才”,2018年被评为嵩县山金公司“科技创新带头人”。尤其是2018年,他被集团公司授予了“山金好矿工”荣誉称号。同时,他的创新成果更是骄人。他参与的“南北两翼矿体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研究”被评为“山东黄金技术革新三等奖”;参与的“边界品位和级差品位动态优化在低品位矿石利用中的应用”被评为“山东黄金技术革新三等奖”;参与的“提浓度、保接顶及充填体防护的综合充填技术研究”被评为“山东黄金科技进步”二等奖,每年将为嵩县山金创造经济效益600万元;参与的“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创新成果”获得中国黄金工业协会科技创新三等奖,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00万元;参与的“区域构造带内倾斜中厚破碎矿体精细化安全开采关键技术”,荣获中国有色工业协会科技技术一等奖、中国黄金工业协会科技技术一等奖。
于曙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山东黄金矿工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个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