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huangjinbao@sd-gold.com

总编:吕海涛

执行总编:李妍妍

主编:王伟霞

责任编辑:楚紫旋

梦圆世界前十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山东黄金集团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纪实

  2020年6月24日,一个注定将载入中国黄金行业史册的日子。
  当日上午10时,国际权威机构公布了2019年全球黄金企业的最新排名,山东黄金集团以47.94吨的黄金产量,位列世界第十位,首次进入十强榜单。
  自2007年起,中国首次超过南非,连续13年成为全球黄金产量最大的国家。然而,尽管中国的黄金生产企业群起奋进,却没有一家进入世界前十。
这一刻,历史被改写。
  数据显示,2019年较“十二五”末,山东黄金集团黄金产量、利润总额、资产规模,分别增长33%、312%、47%,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产金第一,提前一年实现“争做国际一流,勇闯世界前十”的“十三五”战略目标。
  山东黄金人实现了数代中国人的“金色”梦想,跑出了中国人的黄金加速度!




初心:坚持只做一件事

  2015年的深秋,济南的天气分外凉爽。大明湖畔的柳树随风摇曳,趵突泉清冽的泉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万点金光。
  这一年十月,山东黄金迎来了新的掌门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玉民。祖籍安徽,从黄金矿山最基层的技术员干起,一步步走来,儒家文化的厚重与徽派文化的灵动,成就了陈玉民的儒雅和开明。
  2016年1月13日,山东黄金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暨“十三五”战略规划动员大会,此时距陈玉民上任仅仅3个月。在这次会上,他代表集团党委在“十三五”规划中庄严承诺:争做国际一流,勇闯世界前十,到2020年迈入全球黄金矿业综合实力前十强!
  按照全球知名咨询企业罗兰贝格公司测算,从资源、科技、生产、管理、资本、拓展能力六个维度来评估,山东黄金与巴理克、纽蒙特等国际领先的矿业巨头差距甚大,评估得分不及其一半。此时的山东黄金,黄金产量位居全球第16位,处于全球黄金矿业第二梯队。
  世界前十,能行吗?
  2016年8月,一位新华社记者对任正非进行专访。任正非说:“一个人,一个企业,心中要有理想,坚持只做一件事。”任正非的这句话给陈玉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坚持只做一件事,抓住一个黄金主业,盯住一个“世界前十”目标,心无旁骛,埋头苦干。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山东黄金人下定了决心。
  战略布局源起于战略雄心和战略思维。山东黄金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秉持“资源为先,效益为上,创新为本”的经营理念,聚焦矿业和金融主业,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和矿业升级,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向世界黄金矿业第一方阵冲击!
  为此,陈玉民提出了“四看”:向上看,吃透中央和省委政策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向外看,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树立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和战略思维;向前看,坚持长远眼光和前瞻思维,注重把握大势、未雨绸缪;向后看,昨天的教训就是明天的财富,要把以往的实践上升为规律性认识。
  山东黄金的“十三五”战略定位十分清晰:在“做优”各个业务板块的前提下,实现“黄金做大、有色做强、金融做稳、资源做多”。整个“十三五”的推进过程,可以用“产业战略协同,效益多点开花”来概括。在省内胶西北地区建设世界级黄金生产与资源储备基地;在省外福建、海南、甘肃、陕西、青海、内蒙、河南等省区,打造覆盖“东西南北中”的后备资源开发基地;在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搭建海外业务平台。充分发挥产融创新和低成本融资优势,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香港等区域,建立起服务全集团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灵活高效的产融结合模式。
  战略一旦实施,便如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拿出劈山勇气,展现金石担当,两万多山金人,人人想着“十三五”,一切为了“十三五”,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向着“十三五”目标发起了猛烈冲锋。

脱胎:将改革进行到底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改革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6年3月12日,在“十三五”规划动员大会召开之后两个月,山东黄金召开了首次深化改革工作会议。在这次会上,陈玉民明确要求,主动认领改革任务,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坚持系统设计与稳步推进相结合,狠抓改革任务落实。
  山东黄金深化国企改革的帷幕由此拉开。
  国企改革的首要环节是把党的政治优势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山东黄金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把党的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把党委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厘清了党委会与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权责边界,使党组织在企业改革转型中真正把得了关、掌得了舵。
  2019年8月11日,济南,南郊宾馆。山东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这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省属企业主要负责人述职问询。
  作为第一位出场的国企掌门人,陈玉民围绕制度设计、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作了陈述。面对山东省副省长凌文“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僵尸企业核算”“黄金采矿权什么情况下进入财务报表核算”等问询,他侃侃而谈。凌文问得精准,陈玉民答得透彻。
  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山东黄金还是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成为山东省首批“双百企业”中唯一的一级企业,制定实施了辐射7大领域、46项重点任务的综合改革方案;
将传统的三级管理模式转变为二级管理模式,将原两级总部66个部门精简为43个,形成了“总部管战略,事业部管协调,生产企业管落实”的运行模式;
  优化各级业务流程近千个,创新性推行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党建工作“三位一体”考核机制;
  率先在省属企业开展“债转股”业务,与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了全国首单“债转股”合作,累计落地资金163亿元;
  先行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预计到2021年底,主业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5%以上;
  取得各类权证及相关批复887项,完成67户僵尸企业处置,以及13446户居民所涉“三供一业”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资产负债率由历史高点的80.16%,降至2019年末的62.48%,创10年来最低水平。
  一切改革,都是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一核心环节而展开。
  2016年10月,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国有企业领导人的20字标准: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
  陈玉民在很多场合带领大家反复领会这20字标准,强调对治企有方、兴企有为的“狮子型”干部及时重用,对少数难以打开工作局面的“守摊型”干部果断调整。山东黄金提出了“德才兼济、举贤任能”的人才理念,本着“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延揽和培养了矿业、金融、管理等各类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6年7月12日,山东黄金举行了智库揭牌暨专家聘任仪式,30余位来自宏观经济研究、资本市场、矿业科技等领域的海内外院士、专家学者成为山东黄金智库成员。智库成立至今已有四年,每年都会举行不同领域的智库研讨交流会,不断掀起智慧与思想碰撞的激流,为山东黄金重大改革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
  截至2019年底,山东黄金有6人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金才”和“全国技术能手”等。

翱翔:科技与金融比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18年8月27日,国家科技部批复,山东黄金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金属矿绿色开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正式立项。该项目隶属于国家“四深”战略方向的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
  这一研发计划,对于正在向深部开采进军的中国黄金行业具有重要的科技引领和标准示范意义,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资源整体回收水平,实现深部金属矿开采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引领传统矿业向绿色矿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是山东黄金科技创新工作史上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最多的时期,是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集中突破的时期,是基层企业创新活力迸发、科研创新体系成熟进步的时期。
  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黄金科技研发投入4.6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56%,“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0%。“十三五”以来,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22项、授权专利369项,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9项。
  经验来自一线,基层最有创造。一连串闪光数字的背后,是山东黄金全员科技创新的持续付出。
  戴云涛,山东黄金电气高级工程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他带领技术团队推动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每年为企业节省100多万元;提出的碎石机操作平台“一控多”方式,使碎石机工从18人减到8人,年创造经济效益260万元;主导的科研项目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2020年2月13日,在山东黄金年终表彰大会上,戴云涛获得了集团首次面向基层技术人员颁发的奖项——十大一线科技创新标兵。在山东黄金,正是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戴云涛”,企业科技创新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十三五”以来,山东黄金依托矿山企业创建了深井开采实验室、充填工程实验室和选冶实验室三个企业研发平台,设立涵盖地采选冶等领域的创新工作室107个,命名表彰了26个“示范创新工作室”和“标准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山东黄金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和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
  “十三五”期间,山东黄金还以科技创新推动安全环保水平全面提升,持续践行“生态矿业”发展理念。每年投入安全环保资金逾4.5亿元,超出国家标准50%,核心矿山的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95%以上,21家矿山被国家自然资源部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到2020年底,所有矿山将达到国家绿色矿山标准。
  如果说科技的进步为企业带来了更强劲的动力,金融资本则为企业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
  2018年9月28日,山东黄金(600547.SH,01787 .HK)在香港H股上市,国际发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全球募集资金52.46亿港元,成为业内少数拥有“A+H”两个资本运作平台的黄金生产企业。陈玉民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在香港上市是山东黄金向国际资本市场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山东黄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上市后的山东黄金实现了逆势飞扬。截至2020年6月9日,山东黄金总市值达到1035亿元,较2016年初增长269.6%,由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总市值第9名,跃升至第1名。
  完成“A+H”两地上市布局的山东黄金,境内外融资渠道更加多元,活动轨迹更加频繁密集。当地时间2019年4月16日下午,山东黄金2018年业绩沟通会在美国纽约圆满落下帷幕。这次业绩沟通会可谓紧凑高效,十二天时间转战香港、深圳、新加坡、上海、北京、伦敦、瑞士和纽约等八地。
  陈玉民在业绩沟通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大型矿业公司和知名国际投资机构的合作,为山东黄金全面拓展海外业务不断创造新机遇、新环境和新突破。
  山东黄金紧紧把握“企业造血”和“资源配置”的多重功效,建立起了市场化、立体化、科学化的金融业务体系,促进了产融结合、产融双驱更加高效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山东黄金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山东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单位,以及为“上海金”提供参考价两家产金企业之一。首次完成上市公司十年来重大资产重组,首次开展国际信用评级,获得标准普尔投资级评级BBB-,成功入选上证180、上证50指数,以及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指数三大国际指数,获得“2018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百强”等荣誉。

出海:走向世界的中国冠军

  “走出去”进行合作发展,成为全球矿业企业的主潮大势。
  2017年4月6日,山东黄金与巴理克黄金公司签署协议,斥资9.6亿美元,并购阿根廷最大、南美第二的贝拉德罗金矿50%股权。由此,山东黄金权益黄金储量增加117吨。截至2020年6月15日,该矿为山东黄金增加了27.1吨的黄金产量,分红6797万美元。
  正是这次并购,为山东黄金一举成为中国第一产金企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此次并购,从双方高层第一次相识到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历时14个月;从开启核心条款谈判直至项目交割,历时7个月。紧凑高效,有条不紊,实现了当年并购、当年见效、当年并表。这次合作,同时入选2017年度中国矿业和中国黄金行业十大新闻,堪称国内黄金企业跨国并购的典范。
  步伐一旦迈开,道路便会顺畅。
  并购贝拉德罗金矿之后,山东黄金与巴理克开启了深度融合模式,高管团队每年往来10余次,技术与管理团队在矿山运营、采选技术、勘探技术、企业文化、智能矿山建设等方面交流30余次。双方更是在2018年7月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不仅进行技术、管理经验与工作机制共享,在各自收购或出售潜在资产时优先考虑与对方合作。
  正如巴理克黄金公司董事长约翰·桑顿所言,“山东黄金是我们在中国的最佳合作伙伴,巴理克今后的合作项目都将优先考虑山东黄金。即使山东黄金没有合作意向,我们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位于北美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安大略湖之滨,拥有活跃的矿业资本市场和全球最大的矿业交易平台,全球大约有1400多家矿业公司在这里上市,占到全球矿业公司总数60%。
  当地时间2019年7月25日上午,山东黄金加拿大代表处开业暨矿业投资研讨会在多伦多举行,加拿大众多黄金企业、金融机构和国际投行悉数出席。议题只有一个,如何与山东黄金精诚合作,开展北美及全球矿业资源投资并购。
  山东黄金并购贝拉德罗金矿是大步前行,收购特麦克资源公司则是小步快跑。
  2020年5月8日,山东黄金与特麦克资源公司签署协议,收购其100%股权。山东黄金集团总经理、矿业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国红介绍,特麦克核心资产为霍普湾项目100%权益,截至2019年底,黄金资源量为110吨,品位达到6.5克/吨。
  霍普湾位于世界级绿岩成矿带上,地质储量远景较好,并且为井下矿山,而山东黄金在深部探矿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并购是山东黄金国际化布局的又一次落子,旨在通过输出管理、技术和文化,将其打造成世界级黄金矿山,成为公司在北美地区发展的桥头堡。
  “世界级企业,需要有世界的视野、世界的格局、世界的行动。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收购一些国际小型矿山,同时密切关注中等规模以上项目,择机出手。”陈玉民说。
  山东黄金并购特麦克资源公司,成为中国矿业公司在2020年疫情以来签约的首单国际并购。并购次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即转载了这一消息。
  2020年6月18日,山东黄金与澳大利亚卡帝诺资源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场外要约收购的方式收购其全部已发股份,核心资产为西非加纳黄金项目,山东黄金“小步快跑”国际化战略加速落地。
  跨国并购让山东黄金“盆满钵盈”,“自力更生”勘探开发同样成果丰硕。
  2017年,山东黄金探获的三山岛矿区西岭金矿,预计可提交黄金资源550吨以上,有望成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金矿;2018年,探获南吕-欣木金矿黄金资源133吨。截至目前,山东黄金的金资源储量为2126吨,比“十二五”末增长47%,实现了每年探矿增储100吨的目标。

铸魂:山东黄金的人本情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性格、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汩汩不断的生命之源,是引爆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神火种。
  传承了数十代黄金人的历史记忆与实践磨炼,山东黄金的企业文化丰富而厚重。“追求卓越,创新进取”是山东黄金的企业精神;“开放、包容、忠诚、责任”是山东黄金的核心价值观;“惠泽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富强国家”是山东黄金的企业宗旨;“让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山东黄金集团的存在而受益”是山东黄金的理想目标。
           (下转03版)

梦圆世界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