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吕海涛

执行总编:徐建新

主编:王凡 (0531)67710577

责任编辑:王伟霞 67710590 康大维 67710537

山东黄金集团昌邑矿业有限公司——着力打造现代化标杆矿山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编者按:
  四载昼夜不舍,四载风雨兼程。
  从2007年8月份开始的实质性并购,到2011年9月28日200万吨/年选矿厂的投产,期间,去除手续办理和外围关系制约工程建设近两年的时间,实际建设不足两年的时间内昌邑矿业公司完成了项目初建各项前期手续的办理,并顺利实现了一期1000吨/日选矿厂“当年基建、当年投产和当年见效”、二期200万吨/年选矿厂的投产等等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指标任务。成绩的背后,这支不足百人的团队是如何一路走来,完成了化茧为蝶的蜕变,并阔步行进在打造现代化标杆企业的大路上,期间,他们又如何胸怀“责任”,默默品味开发的迷茫与彷徨、艰辛与苦楚,又是以一种何样的淡定、淡然面对荣誉,执着地为构建集团第一企业努力着、拼搏着……?笔者打开记忆长河的闸门,乘着自身经历的小舟,用心再次触摸那些早已隽刻在昌邑矿业公司发展史上起伏的印记……

  昌邑古称都昌,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乡和印染名城,其优势产业中的铸造业已有近百年历史。
  时光追溯到2007年。集团“走出去”开疆拓土的战略瞄准了昌邑这片以铸铁、棉纺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富饶大地。在进与退的揣测中,集团高层以犀利的眼光和睿智的韬略实施了大手笔的资源并购,投资14亿元并购铁矿资源6000余万吨,目标是打造集团第一个非金开发项目。事实证明,集团高层的决策不仅印证了历来丝帛、黄金属一家这一古语,而且在昌邑这座有着文明历史的城市耕播下了金色的希望。
  “让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山东黄金集团的存在而受益”,这是山东黄金集团的终极目标,也是昌邑矿业人秉持的文化追求与梦想。
  从2008年10月的“开天辟地”,到今天的矿山建设已初具规模,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整个企业向着良好的方向运行。领导班子这样认为:“我们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探索一种新型矿山的建设模式,一种现代化的、一步到位的企业发展建设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建立一种“模块”或标准,为后来者提供“按图索骥”的办法。作为新开发矿山,集团抽掉所属各矿山精干力量组成了“突击队”。建矿伊始,昌邑矿业公司非常坚定地确立了建矿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围绕“控制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两条主线,坚持“简捷、速度、规模、效益、安全、环保、清明”的建设原则,按照高效率建设、简约化基建、规模化开采的发展宗旨,建设一座速度最快、投资最省、人员最少、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人工成本最低、装备最优、自动化智能控制最高的安全环保无尾化现代矿山。
文化篇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当刚刚组建的昌邑团队到达驻地,猜测与现实的落差使大家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三种感叹--地域偏远、萧条冷清、文化空白。
  既然领命,就是挑起了责任;既然开发,就要有冲破阻碍的百分勇气!千分毅力!干就干出个样子;干,就无所畏惧,一场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创新改革就此拉开。
  进驻的那天,团队在办公楼前建起升旗台,视野范围内,周边村民每天都很清楚地看到集团旗护卫着国旗迎朝霞、伴日暮。按照集团领导提出的“有地域偏远但无文化落后”的指示精神,载有核心价值观和终极目标的巨型喷绘矗立在办公楼及各矿区,海浪拥托着山东黄金的发展经营宗旨一往无前;办公楼、职工食堂内,核心价值观和终极目标目及皆是,视觉冲击着昌邑团队背负集团发展重任,执着地奋进与拼搏;办公楼“关怀、公平、忠诚、责任”八个大字与集团旗相互对应,彰显团队攻坚破难的决心和信心;莲花山东、西矿区四个井架上,办公楼、矿区外围围墙上,集团标识面向道路,形成重叠浪花,向周边村镇宣告集团拥资为疆,启迪员工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莲花山东矿区内路边墙上,设置了安全、生产、基建、发展等不同内容的宣传看板,形成近200米的文化墙,施工队人员往返期间,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日臻形成;员工班车车体外,集团标识和文字随车而动,有规律地穿梭于村镇街道,成为一道风景。

管理篇

  围绕“规模、速度”的发展原则,团队强化责任与使命,以“责任”为主题的宣传看板和标语上墙、上灯箱,营造氛围,激发激情。虽然人员少,准备工作纷繁复杂,但是大家一人多兼,一肩多扛,每个人既是设计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实施者,责任细分,风险共担。一期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行渐进式的完善,工程队伍的招标、井口井下的前期准备生产部门欣然领命;二期工程手续办理、前期准备、初设报告基建部门责无旁贷;跑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各个部门全员联动,配合协作。2008年2月26日,莲花山东矿区开工建设;3月24日西矿区拉开井下奋战的序幕。而这一切从12月中旬的开始进驻到正式拉开战幕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
  从宏观到微观,从枝干到末梢,管理涵盖着企业的方方面面。持规定矩,天地方圆,管理是企业成长的有效载体,执行是企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建矿伊始,昌邑矿业公司就针对管理的细枝末节,规划了具有开发内涵的的模式--
  模式一:“大力推进社会化外包”,形成机制灵活、人员机构精简、投资成本全过程管控的新型建矿模式。
  公司始终贯穿“简捷、速度、规模、效益、安全、环保、清明”的建设原则,抓住基建期的有利时机,通过招投标优选外委承包单位,使井下采掘、地表运输、选矿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化外包,并且仅井下采掘设备的采购就节约投资1.03亿元。
  模式二:紧盯责任制目标,采取计划倒排、倒推的方法把年度指标逐项细化,层层分解,狠抓落实,形成了“总体掌控,适度下放,质量监管,进度督查”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
  各部门从大局出发,发挥各自职能,搞好跨专业的衔接和重点问题的研讨、论证;后勤服务部门结合实际做好各项服务,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工作中,还采取现场跟班、带班作业,签订重点工程、关键路线责任书、劳动竞赛以及誓师动员大会等形式,营造大干快上的氛围,提升工程建设速度。
  模式三:贯彻“花钱比挣钱还难”的投资、成本管控要求,抓方案、设计的优化,强化投资、成本的过程控制。
  公司通过与地方供电部门的接洽,促成了供电公司在离主厂区5公里的辛立新建一座110KV变电站,缩短架线距离20km且专线供电,节约建设投资976万元;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建设实际,自行对设计院提交的方案设计进行大胆优化,累计节约投资1953万元。公司充分发挥基础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注重做好“投资”与“成本”的管控文章,实现了最大的管理增值,累计节省资金4437万元,管理增值获得有色集团公司一等奖。同时,坚持物资招标采购制度,截至目前,物资设备采购招标43次,招标金额达3135.77万元,占全部采购金额的98.5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额达1.1亿元。

安全篇

  “安全为天”,“不要带血的黄金”。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安全责任大于天,保障职工的人身生命安全是一种责任,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关爱职工、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具体落脚点。
  模式一:从强化基础管理入手,狠抓安全制度的编制与落实、安全投入的增加和安全管理措施的创新,通过对制度的落实、执行和考核,促进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环保专职机构,明确安全环保部的监督管理职能,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安全生产检查、安全培训教育、探放水、尾矿库管理、暴雨天气停产撤人标准及措施等近30项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在每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种安全生产责任指标的基础上,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了下井人员和次数。对于管理人员下井,还采取下井次数与查处安全隐患条数相挂钩考核的办法。每年进行一次暴雨天气停产撤人、防火救灾等应急演练,用近乎实战性的应急演练,增强井上井下作业人员的自我救护、防护意识。在原有安全设施的整改和完善上,开展了全方位的安全整改落实,用科技改造为安全文明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模式二:坚持“尊重矿工生命,尊重发展环境”的安全环保管理理念,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为载体,抓安全生产班组建设,加强人员培训,为“双零”目标提供保障。
  公司认真落实《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方针,抓基层,打基础,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全生产班组建设方案”,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专管安全的总经理助理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工作的指导、推进和考评。把六支施工队划分为六个小组,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实施统一培训和考核,同时,每月参照工程量、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生产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奖优罚劣,调动各小组工作积极性。围绕达到工作面安全知识“手指口述”的目标,公司对外委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上采取集中学习与现场讲解、现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了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2011年上半年,在各类安全隐患治理排查中共查出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2100余项,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完成安全专项投入近200万元,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率达到100%,重点岗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2010年获得集团“安全双零奖”;被潍坊市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单位;安全生产五项创建及班组建设先进单位。按照“安全生产能力是矿山企业第一竞争力”的安全生产要求,公司加大安全投入和环境保护力度。已投资300余万元形成了六大避险系统中的“井下人员定位”和“通讯联络”两大系统;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的尾矿干排系统,实现了生产水的回收再利用;投资30余万元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生活污水的再利用。同时,投资56万元的太阳能路灯、投资436万元的地热空调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而且自发展建设以来始终保持了安全环保“双零”目标,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提速提效。

科技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科技就是其最强有力的“器”。科技之器,一分为二,一个是科研层面,一个是技术装备层面,双刃并利。
  模式一: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攻关,有效破解制约基建生产的难题并实现了大的突破。
  针对矿体赋存状态复杂多变,矿体围岩节理发育,回采难度大的现实情况,公司委托多家科研单位与公司技术人员就影响生产的关键难题进行攻关,开展了以采矿方法试验为主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2010年9月27日,《缓倾斜复杂薄矿体全面采矿》成果在北京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委托专家组织的审定,成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层复合厚大复杂矿体中深孔及分层充填采矿试验研究》炮孔最深度25米,一次性最高装药量1.8吨,一次落矿量平均达到5000吨,回采效果良好,试验采场的采出矿强度、安全性有了较大提高;《矿体赋存规律及探矿靶区研究》项目,利用先进测试技术与手段,对重点矿床进行系统分析,重新圈定矿床内各种地质界线,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新的矿化模型,进行成矿预测,确定矿化富集的新靶区,降低了坑探成本,不仅为矿体回采提供可靠的资料,并且通过进一步圈定矿化异常的大致范围及强度,然后实施相应的探矿工程进行找矿验证,探寻新的铁矿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模式二:高起点,高标准,提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控制水平,打造数字化矿山,推进绿色无尾化矿山建设进程。
  按照山东黄金集团“三标”工作法,公司将发展定位在“打造省内同行业标杆企业”,并且注重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已投资近亿元自德国、芬兰、奥地利引进高压辊磨、高效浓密机、弛张筛等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其中,高压辊磨是目前国内铁矿选矿企业进口的第二例同类产品,实现了球磨机电耗和钢耗降低50%的极佳效果,顺应了“多碎少磨”的选矿理念;直径16米的奥图泰高效浓密机,代替原设计两台直径53米国产浓密机,降低基建投资786万元,年节约运行费用136万元;选矿厂操控人员无固定岗位,矿石细度、浓度实现了自动检测和控制给水给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提升自动化装备水平,实现了选矿流程的无固定岗位,甚至达到了无人员职守。

前景展望

  一路的艰辛换来了公司发展的巨变。目前,昌邑矿业公司年处理能力200万吨/年选厂已经投产。达产后,年可生产铁精粉60万吨,年销售收入7.7亿元,利润总额2.3亿元。
  “十二五”末,生产能力可达300万吨/年,年产铁精粉90万吨,按现有销售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12亿元,年利润总额3.6亿元,成为山东黄金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省内同行业投资省、速度快、人员少、装备优、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无尾化的标杆企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昌邑矿业公司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正以其新型的建矿理念和建矿模式树立起一座新矿山的建设标杆。
  九万里风鹏正举,未来的喜讯隐约可闻,昌邑矿业落实集团、有色集团发展规划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紧紧围绕山东黄金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紧盯有色集团发展目标的实现,扎实落实“双零和一二三四五”工作目标,按照新型建矿模式的要求,抢抓市场机遇,推进建设速度,拓展现有格局、积极努力转型、全面提升文化力和发展力,以加快“省内同行业标杆企业”的建设进程,为山东黄金集团实现跨越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彭泳舰)
山东黄金集团昌邑矿业有限公司——着力打造现代化标杆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