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吕海涛

执行总编:徐建新

主编:王凡 (0531)67710577

责任编辑:王伟霞 67710590 康大维 67710537

抓机遇 谋规划 求创新 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全国黄金矿上唯一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旅游区、国家级矿山公园、国家级绿色矿山————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公司

编者按:
  归来庄矿业公司自2009年6月份并入集团以来,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给矿山带来的原材料涨价、生产成本提高,以及自身存在的原矿品位下降、生产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制约因素,积极践行山东黄金经营管理理念,转方式,调结构,优化产能布局,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安全生产、探矿增储、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迅速发展成为临沂市“双50企业(50户骨干企业和50户创新成长型企业)”之一、临沂市纳税50强之一、平邑县支柱企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集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归来庄矿业公司积极探索矿山企业发展的新模式,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低碳高效型、绿色环保型、环境友好型矿山,2010年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矿山公园”、“国家级绿色矿山”、“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优秀企业”,实现了矿山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的和谐双赢,形成“归来庄开发模式”,树立了集团省内科学、高效开发的一面旗帜。

  
发展篇

  归来庄矿业公司的前身系平邑县归来庄金矿,始建于1992年,系县属国有企业,露天开采,日处理矿石量不足700吨,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矿山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露天采场在山东黄金集团并购前即将闭坑,且矿石品位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人才断档现象,该矿十多年没有招聘大学生,如果由露天开采转入井下开采,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井下开采的技术需求,缺乏矿山长远发展的技术支撑;选矿处理规模过小,不适应矿山的长远发展;探矿增储工作滞后,制约了矿山的进一步发展。
  并入集团以后,该公司在产能布局上,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潜能,在着力实施露采转井采系列工程的同时,对选矿工艺进行深度改造,使日处理矿石量由原来的不足700吨提高到现在的1000吨。2010年公司又实施了2000吨/日选矿厂项目建设。目前,该公司的日处理矿石能力达到了3000吨,实现了规模发展。

科技篇

  归来庄矿业公司积极践行集团节能降耗、低碳高效的环保文化,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工作力度,注重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投入,从节能减排入手,推进规范化管理,完善了能源管理的各项机制和责任制,编制了节能减排计划,设立了采、选、冶、运、电、水、热课题组,先后开展了矿区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主矿体采矿方法研究与试验、低品位矿石和难浸出尾矿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归来庄金矿水文研究与治理等15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
  公司开展了矿区水治理项目。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山开采情况,将露天采坑东侧F1断裂上下盘含水带的治理作为矿坑水治理的重点,使矿坑涌水减少600m3/h,年节约电费近600万元。实施了东风井排水工程,实现了露天矿区集中全自动排水,由二级排水变为一级排水,极大地降低了排水电耗,年节约电量约450万KWh,年节支增效340多万元;利用废弃的探矿工程改造为排水工程,节约工程项目投资约100万元。公司对高压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从离矿区10多公里处的22万伏变电站引入35千伏供电线路,仅线损一项,年可节约140万元。对公司矿山所有发电机进行了并网、并车改造,使全公司发电机组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发电互联,备用电源的升级管理。并网后,仅开启部分机组就能保证公司正常生产,油耗比单机运行大大降低,同时,避免了因春季、秋季例行线路检修必须停产三个工作日的局面,不仅确保了公司的生产安全,且年可增效210多万元。对选矿车间和炭吸附车间载流量较大的供电电缆进行负荷调配,降低了线损;加大了随机补偿电容力度技改措施。通过改造,年可节电近10万度,增效75万多元。对选矿车间压滤工序的滤板、压滤泵站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在全部更换为新型节能滤板的同时,通过增大滤室每年可节省滤板144块;节约电能3.3万KWh;提高工作效率37.53%,年可节支增效258万元。对电解解吸工艺进行技术改造,解吸温度由原来的100度提高到150度,药液浓度由原来的4%降低到1.2%,贫炭品位由原来的280克降低到48克,电解解吸回收率由92.2%提高到98.7%,优化解吸技术参数,大大缩短了解吸时间,节省了电耗,降低了药液浓度,减少了材料消耗,提高了解吸回收率,降低了贫炭品位,实现了节能降耗增效的目标,年可增加效益450多万元。实施地热空调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利用地源热能替代锅炉。利用矿坑排出的废水作为地热空调工程系统的冷热媒。年节省运行费用20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量5974吨,二氧化硫19.38吨,氮氧化物16.87吨及大量煤渣。
  节能减排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实现了公司建设资源节约型、低碳高效型矿山的目标,并于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环境科学资源节约型十佳典范企业。

生态篇

  归来庄矿业公司积极践行集团“环境保护优先,建设绿色生态矿山”发展理念,在落实集团“让劳动者富裕起来”的指示精神,逐年逐步提高职工收入的同时,实施“三无”矿山绿色工程,全力建设绿色家园,生态矿山。
  公司立足矿山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规划方案,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让职工体面地工作,舒心的生活。公司将整个矿山规划设计为生产区和旅游区,按照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标准,实施国家黄金矿山公园二期规划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态小气候,打造三季花香、四时草绿、有水皆清、清洁文明的绿色家园,把矿山建设成集展示黄金生产、工作场景、地质地貌、生态恢复、科普宣传、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环保、人文矿山,成为独具黄金矿山特色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如今的归来庄矿业公司已是天蓝、云白、水清、树绿、草青、花红,矿在林中,林在矿中,风起丛林听涛声,风静绿荫闻鸟鸣。在当前国内所有露天黄金矿山中,是植被绿化率最高、地质地貌保持最完整、生态环境修复最好的矿山之一。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谱写了一曲人与大自然和谐之美的华彩乐章。

安全篇

  归来庄矿业公司严格贯彻集团安全环保“双零”目标不动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广泛开展,提高矿山本质安全度,打造本质安全矿山。
  公司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实施“一票否决”制和“一岗双责”制,使公司安全管理真正成为全员参与制定、全员参与执行、全员参与监督、全员参与考核的全方位管理体系;通过了山东世通认证公司质量、职业健康、环境三个体系的认证,实现了安全升级管理;先后在矿区建起了安全文化长廊,在井下各中段、各车间各岗位及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制作了安全宣传牌、宣传标语、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各种警示、指示、标示牌,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大安全投入,引进新技术、购进新设备。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对安全工作进行升级管理:开展系列安全标准化建设;安装空压机CO气体检测系统、氰化氢气体检测报警仪、井下考勤定位系统、应急救援广播指挥系统;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了CO检测仪,在井下各中段安装CO在线监测报警装置。强化露天矿区边坡安全治理。在2009年委托山东科技大学对露天矿坑边坡进行综合评价和论证、编制加固治理方案的基础上,2010年继续使用锚拉树根桩和抗剪锚杆等新型的支护结构进行边坡治理架构,并辅助挂网、锚喷、充填砌垒等维护措施,治理效果明显。同时,在运输道砌垒安全坝阻止浮石下落,并成立了专门的排险队伍,确定专人负责日常的检查,时查时排,不留隐患。抓好治水、排水工作:一是与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合作进行归来庄矿区水文地质的勘探工作,从总体上掌握地下水系的分布、位置;二是与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对井下掘进各巷道使用电磁法超前探水,探水距离120米;三是对井下怀疑有水的重点巷道进行20米水平钻超前探水;四是在井下各中段及水仓按计划逐步安装防水门。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防止了井下透水事故的发生。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安全科研项目。该公司研制出低压TN供电系统接零保护有效性检测仪,已取得国家专利。与济南科讯公司合作研制出快速高效井下撤人预警系统。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边坡稳定性实施时时监控,采取声发射定位系统,实现对地压危害的24小时有效监控。
  由于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公司先后被评为“临沂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文化篇

持续深入开展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自2009年6月份并入集团以来,归来庄矿业公司为深入践行集团文化,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在全公司范围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集团文化宣传学习活动。
  公司在建立健全集团文化宣传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集团文化宣传规划方案,举办集团文化系列专题讲座,促进集团文化在公司干部职工思想上“软着陆”,强化集团文化在矿山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以集团文化力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促进公司的发展力。开展集团文化宣传学习月活动,并与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安排,注重活动进程,有收获;注重思想觉悟,有提高;注重服务生产,有实效。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为满足矿山露采转井采的生产需要,该公司根据矿山实际情况,进一步创建学习型企业,完善培训计划、考核方案和激励约束措施,从矿山规划、设计、开采、选冶、生产施工、科研、安全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以生产为导向、以岗位为重点,以技能为本位开展形式多样,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职工培训活动,着力对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广大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整体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安全环保“双零”战略目标,以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投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升级。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在“督”字上花精力,在“察”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在“创”字上挖潜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利用廉政专题会议、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教育,把廉洁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如中层干部任职前进行廉政谈话,把廉政关口前移,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和自制能力。同时,完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既注重对人的监督,更注重对重大事项、重大行为的监督。举办了五一职工运动会、创先争优和廉政征文比赛、廉政建设职工书画展、职工军训,组织红色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系列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激发了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培育团结协作精神,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加大了公司生产、生活环境的改造,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使职工有了安全、整洁、文明的工作场所;修建了可以容纳400多人同时就餐的职工餐厅,并在餐厅配置了空调、彩电、消毒设施、采暖设施,使职工有了舒适、清洁、卫生的就餐场所;修建了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整个公司面貌焕然一新。

多措并举开展“和谐矿山”系列活动

  自并入集团以来,归来庄矿业公司在充分调研分析矿山驻地的文化习俗、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寻找集团文化与矿山驻地地域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以集团文化为统领,积极实施“和谐矿山”系列活动。
  公司与驻地平邑县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篮球友谊赛。通过开展友谊比赛活动搭建和谐发展平台,增进公司与当地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进一步搭建起和谐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公司矿山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该公司向平邑县政府承诺矿山地质公园对平邑县所有中小学生、残疾人、军人、老年人免费开放,进一步树立矿山良好的外部形象。与矿山驻地周边村庄实施结对帮扶活动,帮助他们实施农电改造工程、村民饮水改造工程、汇集矿区排水灌溉农田等系列工程,积极构建睦邻、和谐的企地关系,把集团文化从矿山延伸到驻地村庄,从单位辐射至社会,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在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强集团文化在外委施工队伍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该公司在对外委施工队的管理上,不仅仅局限于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更重要的是将集团文化融入对外委施工队的日常管理中,用山东黄金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和感召外委施工队伍。在督导外委施工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把日常管理工作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让外委施工队伍真正融入山东黄金大家庭,从而使集团文化在外委施工队伍中实现“软着陆”。

战略篇

  归来庄矿业公司以集团公司的“十二五”战略规划为纲要,立足矿山实际,制定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
  1、近期发展目标:
  公司以山东黄金集团文化为“源动力”,全力以赴实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矿山建成集展示黄金生产、工作场景、地质地貌、生态恢复、科普宣传、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环保矿山,成为独具黄金矿山特色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2、五年发展目标:
  至2015年,年产黄金3吨,实现利润4.5亿元,通过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选择成矿靶区实施外围探矿突破,并整合周边金矿资源,形成以归来庄矿区为中心的金矿基地,金资源量达到60吨。
  3、远景规划目标:
  把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布局最合理,环境最优美,工艺最先进,科技最发达,效益最可观,文化最浓厚的园林式大型数字化黄金矿山和最具特色的旅游矿山。
                   (张秀雷)
抓机遇 谋规划 求创新 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