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金坚定不移打造中国生态矿业品牌
编者按:2006年4月,王建华董事长在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上指出,“没有安全,连人的生命都不能保障,就谈不上关怀和责任”。同年8月,集团下发《关于加大矿山改造投入,全面提高矿山安全文明生产水平的决定》,从“安全生产事故对集团的文化、对集团的价值观会造成严重的冲击”角度深刻反思生态矿业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安全就是关怀,关怀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号召各矿山企业“在当前金价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尽量为矿工创造清洁的生产环境和规范、秩序的生产模式,维护职工应有的权力和尊严”。标志着山东黄金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开始转变发展观念,齐心协力推动发展战略调整,向环境建设要发展、要效益,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有地域偏远,无文化落后。”2007年以后,山东黄金按照“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的新理念,在提高企业生产能力、贡献黄金白银的同时,寻求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大生态矿山建设力度,不遗余力建设“生态矿区、绿色矿区、和谐矿区”,改善一线矿工的居住生活环境,以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奉献黄金白银,留下青山绿水”。进入“十二五”,山东黄金集团提出扎实做好改善民生的“六件实事”,强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矿山活动,确保矿山绿化面积达到规划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打造绿色矿山社区,从而步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矿山建设、打造中国生态矿业的新时代。
2011年末,山东黄金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在全面阐述集团承担的各项责任基础上,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经济、民生、安全、环保、公益责任进行了展望,表达了继续勇担社会责任、建设生态矿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中国人有能力做最生态化的矿业。”2011年11月,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采访时,王建华董事长表示:山东黄金要创中国的生态矿业品牌,让世界让可。这既是山东黄金对“十一五”发展生态矿业的总结,又是对“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意味着山东黄金在“关怀、公平、忠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更加深刻地思索百年品牌公司建设问题,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适宜人居的生态文明矿山”,坚定不移地走“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之路。
一、让生态矿业成为山东黄金科学发展的助推剂
“十一五”期间,各矿山企业在全力建设生态矿业过程中保持了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并进的辉煌发展成就。今后,更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从生态自然观、生态技术观和生态伦理观“三个维度”助推企业的科学发展。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矿业开发对象具有不可再生性、有限性以及风险性、巨大的负面效应等特征,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守“生态文明兴企”的前行目标,从文明的高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的价值,逐步增强环境意识,重视生态保护,从而善待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自觉摒弃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传统矿业开发方式。
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依靠生态技术。实现矿业开发的技术生态化,才能有效地保护资源,消除矿业开发导致的各类污染与灾害。各矿山企业必须积极引进、应用“四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实现山东黄金低消耗、高产出、自循环、无公害的要求。
现代化、信息化、快速反应的环境监管是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有效方式。各矿山企业在矿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环境监测预警功能的环境监控中心,对作业现场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远程监控,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实时监测。深入开展矿山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和很差”,分别用绿、蓝、黄、红、黑“五色”进行标示,在集团内公开,扩大员工的环境知情权,提高环境监管的针对性,督促各企业进一步实施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步伐。
生态伦理观作为一种新的伦理理念,在考虑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上,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优化。各矿山企业在矿业开发中牢固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大力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使员工深刻认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转变矿产资源无穷的观念,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营造人人节约资源的良好环境。要忠实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矿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矿业安全生产意识,整治并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体系,尽一切可能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让生态矿业成为山东黄金和谐发展的助推剂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符合国家和人民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各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要求,以建设绿色矿山作为重要抓手,强调坚持规划统筹、政策配套、整体推进并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山东黄金持续增强社会范围内的竞争力、公信力、形象力,朝着健康、快速、高效、和谐的方向快速前进。
要始终将绿色环保摆在企业生产建设的首要位置,积极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走“生态矿业”的发展之路,把环保工作具体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要遵循科学采矿、科学管理、科学设计的开采之路,提倡人本主义的和谐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打造生态环保型矿山企业。
要不断完善和强化企业品牌经营,实施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要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效益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实现绝大多数资源的可再生性、高效性以及生态无害性,避免企业的过度开发行为,实现共赢发展。
三、让生态矿业成为山东黄金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必须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各矿山企业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推动治理,严格保护,努力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要强化激励约束,通过制定、完善经济、技术等激励约束措施,推动矿山企业开发,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方法与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矿山废弃物的排放量;加大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开发,建立多元化的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要严格矿山生态环境监管,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管,从源头防止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察及监测,督促企业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
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着重研究矿业“三废”的处理和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先进的采、选技术和加工利用技术,鼓励开发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要继续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真正把节约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当作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为山九仞,锲而不舍。硅步之行,远以千里。在生态矿业建设的道路上,山东黄金步履艰辛,却从未放弃。“奉献黄金白银,留下青山绿水”的铮铮誓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督促着两万名山东黄金人在实现“十二五”发展战略、成就百年品牌企业的美好愿景中,矢志不渝地秉承环保发展理念,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的绿色生活而奋发拼搏,不断努力。
(孟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