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做道德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沂南金矿组织开展了“四德之星”评选活动,并建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将身边的道德模范搬上光荣榜、请进道德讲堂,其中有对夫妻双双榜上有名,他们就是铜井分矿电控班班长袁中军、李晓燕夫妇。是什么精神赋予他们动力?又是怎样的信念让他们如此无私?不是物质的诱惑,不是利益的驱动,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对夫妻去寻找答案吧。
普通夫妇 感人事迹
袁中军夫妻俩住在单位的公寓楼,每日早出晚归,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没有什么显赫的家境,也没有高深的学历,不善言辞的小两口就是我们身边的同事,没有过人之处,可就在他们的身上,却不断折射出人格的魅力。李晓燕连续两次捡到现金不动心,主动交还失主,其中一次金额高达6000余元,被评为“仁德之星”。袁忠军精心照顾偏瘫在床的老父亲四年之久,用孝心帮老人战胜病魔,被评为“孝德之星”,这些看似寻常却很难做到的举动温暖我们的心灵。
孝老爱亲 风雨无阻
袁忠军,中共党员,现为铜井分矿电控班班长,电气自动化技术带头人,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安全先进个人、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生活中的小袁爱好摄影,爱好唱歌,是单位的文艺骨干,每次大型活动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不但喜欢用镜头拍下生活中的美,也喜欢用文字记录心灵感悟,作为一名车间通讯员,连续三年获得个人稿件完成数量的冠军,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年前,父亲因脑梗阻导致偏瘫,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为方便照顾老人,小袁和妻子商量把老人接到身边,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给老人喂药、喂饭、洗衣擦身、接屎倒尿,毫无怨言。护理过偏瘫病人的都知道,保证病人不长褥疮是很难做到的,可小袁父亲的房间里,床铺整洁无异味,老人整日收拾的干净利索,如果你看过小袁两手皴裂的口子就明白了。为了给父亲解闷,小袁经常把外面的或者班上的新鲜事讲给父亲听,买来一台自动播放机,里面录上父亲爱听的戏曲节目,无论从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父亲最悉心的孝敬。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小袁无怨无悔,他说,老人这辈子很不容易,我一定让他享受到儿子最温暖的关爱。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拾金不昧 出彩矿工
出身矿工世家的李晓燕,是铜井分矿的配电运行工,一名普通的一线女工。从父辈那里传承的良好家风,让参加工作后的她一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奉献。说话温声细语,与人和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有一次下夜班,李晓燕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矿区内的锅炉房时,见到一个红本本,里面有400多元现金,没有犹豫,她马上联系单位公寓值班人员,送到失主手上。还有一次,李晓燕到县城银行提钱,在路过盐业公司门口时,看见路边有一个不起眼的旧钱包,钱包内有6000元现金,一张8000元定期存单以及驾驶证、身份证、医保卡和银行卡,因为着急接孩子,她把钱包交到警察手里后就匆忙离开了。当失主再三表示要登门感谢时,小李婉言谢绝。连续两次捡到现金交还不图任何回报,用小李的话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要不然,我良心上过不去”。
相互扶持 不离不弃
有很多夫妻在面对生活重担的时候,相互埋怨,甚至分道扬镳,可他们选择了共同承担,共同面对,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相信他们一定会渡过难关,日子越来越好。
爱工作,爱生活,爱家人,用微笑面对人生坎坷,用笑容迎接生活变故,他们用美丽心灵装点温润世界,或许这就是高尚品格的内在吧。新年快到了,夫妻俩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沂南金矿早日走出低谷,期盼明年拥有自己的汽车带着父亲出去旅游,祝福他们心想事成!
满载祝福 温暖前行
日行一善,功满三千,日行一善,焉无福至?小袁夫妇心中有爱,他们的崇高行为是一颗博爱而又足够纯净内心的释放,是沂金人淳朴善良本色的解读,2015年,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行!(沂南金矿 宋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