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乌旗某勘查项目五年探矿历程
◎ 内蒙地勘 高超
西乌旗某勘查项目是集团公司与赤峰地勘院的合作项目。经历了5年的风风雨雨,这个由平均年龄不足30岁年轻人组成的项目组,用心血、汗水和智慧换来的是已经具有中型规模,并且矿床规模正在进一步扩大的可喜成果。
风雪中:他们用信念坚守青春使命
内蒙古“风大雪多”,自然条件恶劣,每年边疆的四月,寒冰才刚刚融化。为抢占施工有效期,公司提前组织人员前往驻地进行凿冰排水、抢修路桥,在春天依旧白雪茫茫的草原上,让公司的车辆成为第一个行进的车队,为全年探矿工程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别以为可以施工麻烦就会少,在这里,每年中秋节前后便已开始下雪,如遇多雪、暴雪之年,十月份便已大雪封山封路,项目驻地积雪最厚可达一人之高。只能用铲车开道,才能确保探矿工程正常的进行和工期结束后人员、车辆的安全撤离。
除了恶劣的天气条件以外,该项目位于人烟稀少的草原牧区中,驻地手机信号很弱,打电话都需要爬到山坡上去,网络也不通畅,再想家也很少能与家人说上几句完整的话,跟领导汇报工作,也要反复打上几遍,才能说清一件事情。面对如此困境,这帮年轻人用信念坚守青春使命,用行动诠释新一代“找矿人”的风采。
责任下:他们用爱心守护绿水青山
“生态矿业”是山东黄金集团的品牌形象,该公司作为山东黄金集团在内蒙古地区的一面标志性旗帜,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战略思想,以“环保为先、安全为天”的探矿环保理念,努力打造草原探矿“零污染”的品牌形象。
由于该项目驻地为草原保护牧区,地方关系协调难度大,对于争取来的每一片探矿土地都要格外珍惜。所以,该项目具有严格的组织施工规章制度,对钻机等施工设备进场、退场有严格的规划路线,并现场进行监督,坚决杜绝路线以外乱压草场。施工期间,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环保例行检查,垃圾、油污及时清理干净。施工结束,要求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表原貌恢复,并进行播撒草籽。保护草原环境人人有责,只有用爱心去守护绿水青山,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之恩。
困境中:他们用责任赢得探矿突破
2014年,该勘查项目的探矿进程遇到了瓶颈,进入了迷茫期。这段时间,他们并没有放松,而是把精力完全集中到地表踏勘工作中去。
他们有自己的地表踏勘方式和踏勘目标,针对成矿潜力区,采用“地毯式”地表踏勘,只找矿化蚀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草原旱獭洞周边发现了褐铁矿化岩石碎块,经化验分析,品位较好。从此,“旱獭洞”成为了第四系覆盖严重项目区的找矿技巧之一。他们开玩笑地说:“旱獭既是我们的草原朋友,又是我们的找矿先锋”。后期,他们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积极开展了地表踏勘工作,先后在勘查区发现了大量的地表蚀变拣块,经实地踏勘,室内综合研究,加以槽探、钻探验证,发现了新的主矿体,为勘查项目探矿工作重新拉开了序幕,也为今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起这个找矿过程,这批年轻人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因为他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也因此有了可喜的收获。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能力大小固然重要,但责任心是首要的,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更是如此。
看未来:他们继续书写精彩的故事
如今,勘查项目依然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而这批耕耘在草原上的青年“找矿人”,也在始终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他们的梦想是要把它再变成一个大型或超大型规模的矿山。
五年前他们刚来公司时完全是一批“新兵蛋子”,而现在他们的脸上却个个挂满了从容与自信,俨然一副“老兵”的模样;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不负众望,再次取得探矿突破,继续书写“找矿人”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