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产量完成7035kg;
利润总额实现5.71亿元;
克金成本172.05元/克;
……
2015年的黄金市场依旧处于低迷状态,作为有着40年发展历史的老黄金矿山,生产接续、资源负变、原矿品位下降等一系列导致生产成本控制难度加大的问题摆在面前,面对内外困局,要完成今年公司下达的任务目标可谓困难重重。
面对困难,是裹足不前还是大胆亮剑?焦家金矿2015年的第一个安全生产调度会给出了答案。会议首次邀请了基层员工走进会议室、走上演讲台,面对面交流,以新的会议形式开启了全年的“新征程”。一位车间主任在回忆起那次“不走寻常路”的会议时,颇有感触地说,“新的指标任务确实感到压力山大,但是看到职工们对矿山困难的理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顾虑退缩,为了职工的这份信任,也得拼一下……”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从“新起点、新征程”工作会的召开,到领导班子会、生产现场办公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再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内部市场化启动会……一系列谋划焦金科学发展的重要会议相继召开。
从明确“利润为先,质效并进”的工作思路、坚定“走低成本、高效益、市场化、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到确立内部市场化运行框架、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一整套促进焦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相继推出。
从确定“1237”工作目标,到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改变薪酬分配方式、成立黄金销售团队、拓展融资渠道,到加快推进“卡脖子”工程进度、进行尾砂综合利用研究、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及安全记分考核办法……一条条扎实推动焦金发展的新举措落地有声。
这一切,把准了焦家金矿发展的“脉搏”,抓住了焦家金矿发展的关键,全矿干部员工直面挑战,以“超常态”的工作方式积极应对工作的“新常态”。上半年,该矿克金成本费用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6.68元,比责任指标降低了19.87元,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
强认识、准把脉,
宣传引导“凝心聚力”
2015年的1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为了适应新形式,焦家金矿根据集团公司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内部市场化一系列精神,纷纷出台各项新政策、新举措。而薪酬制度调整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出,各种质疑纷沓而至,“好好的,为什么要进行薪酬调整?”“是不是又得降工资了?”
为了使干部员工认清形势,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焦家金矿充分发挥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录制访谈节目《共同关注》,在《焦金报》、办公平台、广播等处开辟专栏,组织召开调研会、座谈会等形式,解读薪酬调整,倾听职工心声,消除思想顾虑,从而确保了新的薪酬制度顺利施行。
“人心齐,泰山移”。正是因为该矿准确把握了宣传的“喉舌”作用,才使得该矿的各项新制度、新措施、新改革落地有声、扎实推进,为企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明差距、破瓶颈,
草根创新“蔚然成风”
一次调度会上,矿长尹国光深刻剖析了焦家金矿自身发展中的不足,这种自揭“家丑”式的讲话,不但让在座的管理人员直面了自家企业与兄弟矿山的差距,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在那次会上,尹国光郑重提出了“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靠科技创新降低成本,走内涵式发展路线”的要求。
“改革一步天地宽,创新赢得春满园”。焦家金矿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降低成本这条主线,重新修订了《焦家金矿创新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并帮助职工树立“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理念,动员和号召职工立足岗位、着眼实际,从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着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提出小建议,消除员工对创新的敬畏之心,拉近与创新的距离。
“智者尽其谋,能者倾其力”,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新办法”解决了发展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绊脚石”,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
“U型钢支架自主加工制作”每年节支增效100余万元;井下振动放矿机“防冒落”改造、电机车集电弓缺陷改造等小改小革开出了灿烂“效益花”;优化改造坑内卡车消除“高烧不退”等弊病、自制井下“红黄绿灯”提高电机车运输安全、设计安装主竖井喷淋防火装置筑“防火墙”等小改造提高了安全系数。依托科技创新提升攻关能力,《生产系统优化综合节能改造项目》获得山东节能减排奖励资金300万元;尾砂综合利用项目完成了全尾砂充填、环保软体充填戴帽截浆、绢云母回收等试验,阶段性成效十分显著;《中深孔分段采矿出矿堑沟充填法构筑工艺》获得国家专利;自行设计制作的“提升机钢丝绳自动润滑滴油器”已申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上盘不稳固破碎金矿床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获中国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强管理、挖潜力,
降本增效“遍地开花”
面对黄金价格和品位负变“双降”给企业降本增效带来的巨大压力,焦家金矿牢固树立“成本无极限,挖潜无止境”的理念,围绕各个生产环节,深入查找制约降本增效的“瓶颈”,树立长远眼光,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实施。1月5日,该矿2万立方蓄水池投运,开启了新一轮降本增效工作的“里程碑”。该工程实现平谷段排水,年可节约动力费400万元;紧接着,该矿又一重点工程——新增35米浓密机带水试车一次性成功,投用后,输送矿浆量减少45%,大大降低了尾矿输送能耗,年节约54万元,使其降本增效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两项重点工程的顺利投用,为该矿降本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赢得了主动。
同时,以内部市场化为方向,以管理创新为手段,深挖每个流程、环节、岗位的内在潜力,促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了适应新常态,该矿围绕以效益为导向的思路,制定了《2015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以量保产、以质取胜、质效并进、共担风险”的考核体系,细化分解指标,对各车间变动成本费用按照13%幅度下降,上半年减少成本费用1578万元。同时,开展了以利润、质量、技术指标为立足点的劳动竞赛活动,实现贫化率、损失率同比降低0.28%、0.96%;出矿品位、浮选回收率同比提升0.33克/吨和0.67%,增加黄金产量486kg。
另一方面,严格管控,堵住利润“失血点”,加强“审计监督关”、“工程设计关”,查找漏洞,完善程序。先后完成工程、财务审计审减额540万元;严把工程设计优化关,节约投资50余万元。同时,强化承兑汇票融资,上半年节约财务费用520万元;充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新政策,调整生产用电时段,节约动力费近500万元。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峰会开幕式时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只顾攀登莫问高,勇立潮头扬远帆。面对新常态,该矿整装出发,强化管理,苦练内功,以更加雄健的步伐,奋力进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努力向着“低成本、高效益、市场化、内涵式、可持续”的现代化矿山迈进。 (刘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