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导读

主办: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http://wwww.sd-gold.com

投稿邮箱:88561854@163.com

总编:徐建新

执行总编:许永红

主编:王凡 (0531)67710557

责任编辑:王伟霞 67710590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为建设高水平特色黄金企业大学而奋斗

作者:山东黄金集团

  编者按:欣闻黄金技校成立三十周年,本报记者受邀前往该校感受校庆氛围,并进行两天全方位的采访,重温学校发展历程,所到之处用新闻视角发现并记录学校三十年的变化和发展。9月6日早上9:00我们推开了校长王恭吉办公室的门,王校长正为校庆活动进行紧锣密鼓的安排,电话一个接一个,但我们还是抽空进行了专访。


  时间:2015年9月6日-7日
  地点:烟台黄金技校
  采访人员:本报记者
  被采访人物:校长王恭吉

  本报记者:王校长,校庆三十年,能给我们回顾一下咱们学校的成长历程么?
  王恭吉:
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铁皮房子,住宿10人一个房间,公用卫生间,没有教学设备,学校把矿上的废品变废为宝加以利用成了教学模具,教学条件和硬件条件真是非常艰苦,但是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说起黄金技校的历史,山东省黄金工业局领导远见卓识,根据矿山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实际,倡导组建学校,1985山东省烟台黄金技工学校正式由原国家冶金工业部批准成立。随着学校培训业务的增加,1986年,由中国黄金总公司批准成立了山东省烟台黄金培训中心。此后,学校在集团的直接领导下,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不断提高,2000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山东烟台黄金职业技术专修学院,这为学校向高等教育院校迈进奠定了扎实基础。1998年,学校被山东省劳动厅评为“山东省重点技工学校”,2011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14年,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升级为“山东黄金高级技工学校”。30年奋进,完成了由省重点、到国家重点、到高级技校的三次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几代黄金技校人的梦想。
  本报记者:咱们办学的思路是什么?
  王恭吉:
在30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牢记为山东省黄金行业和烟台市经济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全力打造中国黄金职业技术教育第一品牌”的办学理念,积淀出“诚信务实、和谐进取”的校风,提出了“把技校做精,把培训做强,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上下一心,致力于培养培训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了快速崛起、全面发展,成为了山东省唯一一所以开展黄金矿山类专业为主,能够承担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在职职工岗位培训、黄金行业技能鉴定和在职学历教育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培训学校。
  本报记者:听说咱们学校是黄金企业人才成长的摇篮,现在本系统重要岗位的领导都是从咱们学校走出去的,大家欣喜地称之为黄金的“黄埔军校”,你能谈谈他们的成长经历么?
  王恭吉:
大家都知道,黄金技校这些年培养了若干人才,像我们的陈玉民老总就是我们黄埔军校第一期的代表人物,从这里培养出若干名矿长,他们分别是毕洪涛,王树海,范作鹏等,他们在这里培训过3个多月,学习和积累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对未来的领导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校累计向全省黄金行业和其他行业培养输送了近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他们以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踏实、吃苦耐劳的特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为黄金事业乃至烟台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校友大多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技工教育的发展成就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
  本报记者:我们的学校注重品牌建设,你能谈谈这方面的工作么?
  王恭吉:
我们加强品牌专业建设。重点打造了采矿、机电一体化(矿井机电维修)、矿井无轨设备维修、矿山地质、矿山测量五个黄金特色骨干专业,其中,矿山测量和机电一体化被授予山东省百强和重点专业。我们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具行业特色的地、测、采、选、冶金、机械、自动化等十五个矿山骨干专业(工种)、二十余科(种)培训教材和三十余种品牌课程,极大地促进了黄金行业生产、科研和培训的高度融合。
  本报记者:咱们学校的培训办的非常有特色,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都主动和学校联系举办专项培训,就本单位而言,每个月份排的满满的,从吃住行都得到受训单位的一致好评,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培训的特色么?
  王恭吉:
培训确实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的重点工作,到目前累计开办各类培训1300多期、培训人员4万余人次。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集团加大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在行业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业务,黄金技校积极承担重任,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内容,确保了培训质量效果和年度培训计划的全面完成。在员工培训方面,我们以“三支队伍”建设为目标,面向全省黄金行业及烟台市厂矿企业广泛开展培训服务,实现了对矿山企业领导、矿山专业技术骨干到专业技能工人的培训全覆盖。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了生产运营、企业精益管理等专题培训,提高了综合管理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以新技术应用、新项目推广为主,开展采矿、选矿、矿山机械等八项技术专题培训,提升了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业务素质;对技能工人,以考工晋级为平台,开展了三十多个专业(工种)的技能提升培训。同时,与矿山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派遣工素质技能达标及岗前(转岗)培训,提升了岗位技能水平;以集团“双零目标”为指导,大力开展了矿山安全业务培训,年培训规模达3000人次,促进了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总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矿山管理和生产需要出发,探索开发了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降本增效系列培训及现场管理咨询培训等26个新的培训课题和项目,使培训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由过去单纯的培训计划实施变为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研发、管理“一条龙”式,推动了学校培训专业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本报记者:学校办学质量、培训水平取决于师资力量,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师资方面和办学模式方面的内容。
  王恭吉:
近年来,我们学校整合内外资源,建立起了一支以学校专职教师和集团内训师为主,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辅,适应培训教学、生产和科研需要的应用型师资团队。其中,专职教师56人占30%,集团内训师75人占40%,国内科研院所专家教授56人占30%。
  在高等学历教育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山东烟台黄金职业技术专修学院平台,采取“校校合作”方式,开展联合办学培养高等复合型人才。2002年,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高起专、专升本网络教育;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展网络和函授教育,增加了金属矿开采技术、矿山地质等矿山专业;2014年,又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工程硕士函授教育,累计培养网络和函授学历教育学员已达6500余人。由于我们基础教学管理规范、严格,连年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习中心”、“东北大学网络教育优秀学习中心”荣誉,成为了山大、东大在烟台地区声誉最高的合作单位。合作办学的成功,是学校扩宽办学渠道、提升办学层次的又一创新成果。
  本报记者:我们学校今后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王恭吉:
我们今后将紧紧围绕集团发展战略和“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模式,研发新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大力提升专业化水准,全力打造中国黄金职业教育第一品牌,朝着创建集管理与创新、科研与孵化、教育与培训为一体、国内一流的山东黄金企业大学的目标奋进,为集团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黄金企业和行业领先、面向全球的现代化矿业资源运营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为建设高水平特色黄金企业大学而奋斗
给黄金技校的服务点赞